观众观看“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特展”。 新华社发
4月8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奠基。图为师生们在奠基现场。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九十载春秋,耕耘不辍,弦歌不绝。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举行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国内外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及省有关院校负责人,文化界、艺术界、企业界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校友和师生代表等共襄盛会。
早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举目翠绿中,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与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并肩而行,胸前都别着一枚红黄相间的校徽,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国美人。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校友们握手、拥抱、合影……欢乐的气氛渲染了整个校园。
庆典大会从一开场就让校友们充满感动。近5分钟的《九秩薪传》视频,浓缩了九秩国美的辉煌成就,也凝聚了一代代国美人的青春记忆。一帧帧画面,灿若星辰的先贤大师一一闪现;一段段影像,凝聚着师生校友对中国美院未来的无尽期许。台下,不少两鬓斑白的艺术家全程举着手机录像,眼里饱含热泪。
90年间,烽火艺程,砥砺不辍,铸成今日享誉全球、蜚声国际的艺术摇篮,也引发了国内外艺术教育界对“国美模式”的探讨和关注。现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撰联一幅表示祝贺:“从孤山迈步,历南山拓展,成象山胜境,九十年薪火相传;以初心怀远,秉文心养学,立雄心建树,新时代再攀高峰。”
感动扑面而来,持续不断。庆典大会会场耸立着两道红色的“国美之门”:一道是以1928年校方正式信笺铸成的国立艺术院大门,另一道是以今日校训“行健、居敬、会通、履远”塑成的中国美院之门。两扇门熠熠相望,深情相守。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肖峰、王邦铎、潘公凯、徐嘉木、毛雪非、全山石、赵宗藻、吴山明、范景中等中国美院老领导、老教师,与9名大学生共同开启了“国美之门”,寄望2028年中国美院百年校庆之日。
感恩之情,是校庆活动中时时回响的旋律。在7日下午,中国美院南山校区迎来了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校友:何水法、张远帆、韩黎坤、刘健、杨参军、宋建明……他们受邀参加中国美院“77、78级校友共话我与改革开放40年”座谈活动。
生命当长歌,记忆到永远。老校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话筒,相互分享,画面如同40年前的课堂一样。“今天,母校90华诞,而我也80岁了,我今天所有的成绩都是母校给予的……”曾在中国美院执教的著名版画家韩黎坤刚一开口,就难掩激动之情,抹起了眼泪。停顿许久,他补充说:“希望在校老师、同学更加努力,为学校增添辉煌!”全场嘉宾共同喊出一声“好!”,这是老校友们的共同心声。
如梭岁月,抹不去母校深情厚谊;山高水远,隔不断学子情深意长。4个月前,著名雕塑艺术家李秀勤因腿伤做了小手术,行动一直不方便。为了参加中国美院校庆,她在家足足锻炼了40天,以便早日恢复行动。还有许多没能赶来参加校庆的校友们纷纷托同学带话:“母校永远是我的精神港湾。”“这些年来,我做梦做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校园、教室……”前辈们的感人话语,令在校的国美学子时刻感受着薪火传承的使命和责任。
在校庆的欢乐日子里,90岁的中国美院献上了送给杭州的礼物——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打下第一桩。
这也是中国美院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中国美院面向浙江发展、面向制造业大省建设、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的新作为。”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中国美院良渚校区是为回应新时代发展大格局、开启“双一流”建设的辟新之路,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创新驱动能量的拓展之举。
踏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美院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美院党委书记钱晓芳说,中国美院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守一流定位、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服务”,为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