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体会最清楚。今年的“百千万”走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惟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
问计于民
这次“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既看到了振兴乡村取得的成绩斐然,更看到了农村持续发展面对的重重困难。我走访的龙峰民族村,村里有400余户人家,80%以上的家庭都是老人驻守,对农村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完全没有概念,收集意见、建议变成了调研的第一难题。我决定到几个年轻村民家走访一遍,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通过走访了解到,龙峰民族村是桐庐县集体经济薄弱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不但需要上级单位的帮扶,更需要因地制宜地谋划发展思路,统筹发展项目。比如组建旅游股份合作有限公司,鼓励村民参股分享集体红利;利用百亩荷花田发展民族旅游,利用高山老茶树发展“林下经济”;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让富有畲乡特色的农产品销往五湖四海。
问情于民
在这次走访中,我还遇到了不少或因病因残,或因失去主要劳动力而生活困难的家庭。沈冠村村民蓝荣富家儿子媳妇因车祸不幸身亡,留下年迈的双亲和未成年儿女,家中失去了主要经济收入。虽然村委给他们办理了低保,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平时靠村委和乡亲们的接济勉强度日。我们决定与蓝荣富家结对给予帮扶救助,发动全局及下属单位全体干部捐款捐物,专程送去爱心和温暖。
但这样的救助只能解一时之急,下一步我们要持续与县、乡、村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积极发掘解困救贫的好办法、新路子。
问需于民
莪山乡的企业多以石材加工、针织等传统行业企业为主,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环保压力较大,产业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这次走访的桐庐泽辉针织厂就是此类企业的典型。该厂是本地的老牌针织企业,以生产围巾、帽子等针织品为主。
近两年来,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早些年我们的产品是很畅销的,那个时候材料费人工费也便宜,厂子利润不错。这两年招工越来越难,年轻人不愿干,工资也高了,材料也涨价了,再加上现在网络发达,以前我们家设计的款式独一无二,现在没几天网上就出了仿款,对我们业务冲击很大。”
企业负责人的困扰反映了莪山乡传统行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莪山乡很多工厂基础扎实、品牌口碑好,下一步应该拓展发展思路,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借助电商平台打开销路,同时也要转型发展,结合新农村发展推动,传统行业也能迎来第二次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