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双浦的九曲红梅 拿过大奖 上过G20贵宾席 你要不要来品尝一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3-14 10:31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阳春德泽,万木生辉。

这两日,杭城暖阳普照,气温回升,西湖区双浦镇双灵村的千亩茶山上红梅竞放,蝶飞蜂舞,原本幽静的茶园霎时热闹了起来。

作为九曲红梅茶的原产地,双灵村的茶农们趁着红梅吐蕊采摘鲜花,与九曲红梅茶一起烘焙,制作花茶。

九曲红梅茶叶是西湖区农业拳头产品,更是浙江茶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唯一传统红茶代表,距今有近200年历史,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驰名中外。

2016年,九曲红梅茶获国际金奖百年之际,再次名动中外,G20杭州峰会上,入选G20会议用茶,在城市阳台茶歇区,为各国贵宾展现浙江红茶的风采。

杭州双浦的九曲红梅 拿过大奖 上过G20贵宾席 你要不要来品尝一下?

一款红茶,一片乡土。

沧海桑田,历经变迁。

虽然已经过了上世纪30年代九曲红梅茶销售最鼎盛时期,但是直到80年代末,九曲红梅茶生产依然是双浦灵山一带村民的主要经济产业。

90年代中期,在国家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工业浪潮地冲击下,当地茶叶合作生产队解散,加工茶厂关停,种茶做茶成了“不赚钱"的产业,当地农民开始外出经商或者务工,留下来的农民大多也转行从事“温室甲鱼养殖"。

短短几年,连绵的茶园开始荒芜,九曲红梅茶几近湮没,制作技艺也濒临失传。

而基于可观的经济效益,灵山脚下的温室甲鱼塘却成几何倍数不断扩张,养殖面积一度超过万亩,占全镇农业产值的1/3以上。

但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弊端也逐年显现。不仅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生态环境更被农业面源污染破坏,青山褪色,大地割裂,江河变黑,昔日双浦的美丽田园山色成了飘散在茶香中的一抹淡淡乡愁。

杭州双浦的九曲红梅 拿过大奖 上过G20贵宾席 你要不要来品尝一下?

承袭传统,通变创新。

一花一茶,解味春秋。

昔日的辉煌和现实的衰落,让当地很多老茶人坐不住了,冯赞玉等一批老茶人通过整理、撰写大量材料,特制精品茶样,开始了九曲红梅茶的申遗之路。

2006年,九曲红梅茶成功申报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随着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九曲红梅茶产量逐年提升,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

1993年灵山茶场解散,“末任场长"楼红盛选择了到上海卖茶叶,他同样没有忘记家乡的九曲红梅茶。楼家炒茶到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他不想放弃, 2010年回到家乡,头脑活络的他开始带领全村茶农“触电",“互联网+"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九曲红梅茶的销售渠道。

随着九曲红梅茶产业的复苏,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归到种茶制茶的队伍中,双浦的茶山又绿了。与此同时,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生态发展之路,带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双浦镇作为杭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率先实施了21000余亩土地流转工作,彻底淘汰了区域内甲鱼养殖、堆场经济等落后产业。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同步引进大型现代农业产业项目。

在新一轮乡村振兴发展中,双灵村由外而内也完成了自己的蜕变。2016年11月率先与双浦周富、灵山、湖埠等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历经拆违拆辅和一年整治建设,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江南茶村风貌轮廓初显。

而茶文化的传承和茶品牌的塑造为这个美丽乡村注入了更多的青春活力。九曲红梅茶叶本无梅花,因其外形条索细若发丝,弯曲细紧如银钩,色红香清如红梅,故得有此美名。

除了传统的九曲红梅制茶工艺,当地茶农大开“脑洞",为茶做了更多的“+"接,“花茶"便是其中之一。比如当地“楼家"擅做梅花九曲红梅,当地另一制茶大户贾氏茶业的贾炳校师傅擅做桂花九曲红梅,此外迎合年轻人爱过的情人节,当地茶农也会用鲜玫瑰花少量制作玫瑰九曲红梅,让传统的茶文化多了一份“洋"气。

百转千回,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道百年红茶冥冥中见证了这片乡土的变迁,如今的双浦双灵村,就如茶香溢花香,别有一番风味。

来源:都市快报(头条号)  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方琳嬿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