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步春风一步诗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人合家欢聚的日子,也是观察中国社会时代变迁的最佳窗口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欢乐祥和时节,本报记者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下春运、旅游、年俗、市场等各领域的景象变迁,从这些悄然发生却又亲切可感的变化中,让我们共同感受新时代的新脉动。
智利车厘子、扫地机器人、法国葡萄酒……
村里的年货,洋了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年”是结束,也是新开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阖家团圆的地理概念超越小家、遍及全球,人们的消费也不光关注吃喝,而是向更高、更广、更品质的消费领域迈进。
这样的趋势在乡村更为明显。阿里近期发布的《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显示,春节前夕,全国农村消费者在谷薯、蔬菜、水产和豆类的消费总额超千万元。其中,浙江省在水产类、豆类方面的消费额分别同比上涨165%和757%,位列“吃得最健康”省份全国第二。同时,智利车厘子、越南青芒、泰国榴莲成为中国农民最爱买的洋年货,智利车厘子支付订单同比增长400%以上。
“浙江的农村消费正体现出乡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特征。”农村淘宝浙江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3日至2月22日,农村淘宝推出长达51天的年货节,年货节期间,全省总销售额近2亿元,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特征明显。1月24日快消品促销开启,10分钟内,2万袋东北大米被秒光,玉米油、菜籽油等健康油品也在几分钟内售罄。
随着互联网普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消费需求的升级,乡村年货消费结构正悄悄变化。农村淘宝相关数据显示,在品牌、价格等方面,农村与城市消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以汽车为例,在农村市场,15万元以上的汽车销售占比已达60%,而在浙江,农村万元以上的单件家电占比已超40%。
“同往年相比,浙江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高端消费趋势。”上述负责人透露,TCL的65寸电视和美的的一款双开门冰箱在浙江卖得俏,这些家电类产品的单价都在5000元上下,在其他地区并不那么受欢迎。
农村消费的另一趋势是个性化消费。年货节期间,我省的乡村个性消费较去年增幅超百分之百,排名全国第二。更有趣的是,这些消费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品上,腊味炒货、服鞋帽等年货“老三样”正被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新三样”取代。数据显示,浙江农村地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消费超过1.5亿元,是全国最具“科技范儿”的省份。基于物联网技术,用手机控制电饭煲烧饭、开关电视和空调的潮流生活已照进现实。
农村消费正朝着时尚、潮流的方向演进。数据显示,在浙江,农村女性在口红、面膜两项美妆产品上的消费居于全国前列。而农村男性更是不甘落后,他们在洗发水、洁面乳、爽肤水等洗护产品领域的消费不仅同比增幅排在全国首位,消费额也高于女性。
此外,浙江农民在洋酒类消费中也排在全国第三。而注重中国消费者体验的洋酒品牌商在今年春节期间也使出“浑身解数”,包括法国波尔多在内的全球葡萄酒主产区酒庄都特意推出了土洋混搭的团圆饭菜单,当北京烤鸭、重庆小面、杭州西湖醋鱼遇到红酒,碰撞出的是中西合璧的新年味儿。
年货结构的变迁,承载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全新理解和向往,而农村消费的空间和潜力依旧很大。2016年“双11”,农村淘宝消费额为4.6亿元,而到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至32亿元。“目前,农村淘宝在全省已覆盖到24个县,月均服务村民数在25万人左右。”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农村淘宝还将迅速扩展服务规模、为农村消费者甄选更多优质商家,不断提升农村消费市场的覆盖度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记者 祝梅)
推荐阅读:
千元以上的帝王蟹竟成“爆款”
餐桌的大菜,变了
“春节的几个大菜变了。”在盒马鲜生杭州解百店,店长陈礼肸抓着一只帝王蟹正准备上秤。一只约在千元以上的帝王蟹,是整个春节期间店里卖得最好的“爆款”。大年三十那天, 200只帝王蟹在一个半小时内被“秒完”。
俄罗斯帝王蟹、波士顿龙虾、挪威三文鱼……五年前,亦或三年前,这都是桌上少见的年菜。就在这两年,纷纷被端上了国人的餐桌。“年菜要好要鲜活,还能一键送到家。”陈礼肸见证了消费升级时代下的年货变迁。
鸡鸭鱼肉曾是一代人脑海中固定的“年菜菜谱”。往往提前一个月就将年货备齐,到了除夕前,家家门前都会飘出年夜饭的香气。让陈礼肸惊讶的是,店里的消费高峰出现在年三十那天。“那天来买年菜的人很多。都觉得当天买最新鲜。”家住杭州延安路的徐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喜欢买一堆腊肉、香肠和酱鸭过年,但今年,她置办的年货里一半是海鲜和进口水果,这个春节她至少跑了三趟盒马鲜生,发现很多人和她的想法一样,“都喜欢现买现做。”
年菜不再“囤量”,而是“求质”。大年三十这天,由于帝王蟹卖得实在太火爆,盒马鲜生解百店陆续又补了两次货。下午3点,60只帝王蟹刚刚到店,连水产缸里都没来得及“爬进去”,就被现场的顾客再次抢购一空。这天店里共卖出了340只帝王蟹,如果不是因为没货,销量还会更高。陈礼肸很是感慨,消费者最擅长用“钞票”投票,少则几百元,多则近两千元一只的帝王蟹,众人却愿意买单,而这还仅仅是春节餐桌上的一道菜。“到了盒马工作后,消费升级的感受最为强烈。” 陈礼肸笑着说。
和以往相比,春节留在自家“开火”的习惯也在改变。在盒马门店的中午和晚上两个用餐高峰时间段,基本上“一桌难求”。大年初二,记者晚上6时抵达盒马,发现海鲜现场加工的队伍已经是条“长龙”。根据盒马杭州门店的统计数据,春节假期杭州到店消费的人数是平时的一倍之多。盒马还提供最快30分钟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在家点点手机,就坐等“一桌好菜”,也成了这个春节不少年轻人的选择。陈礼肸统计了这个春节店里的外送单,是平常的两倍,盒马的配送小哥要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9时。
“省下跑腿的时间”,“还能新鲜供应”,采访中,这是记者了解到的消费者心态变化。一位20来岁的吴女士对小时候的“年货采办”记忆犹新:购买年货都是全家出动,大包小包往家里搬,后来渐渐上网买年货,但到货时间没那么快,很多生鲜类年货商品,网上还不一定买得到。而盒马30分钟送货上门,切中了这个“痛点”,也使得其拥有了一批盒马粉丝,曾在传统商超干了10年之久的陈礼肸告诉记者,盒马的复购率是传统零售的三到四倍。
陈礼肸一天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是顾客给他满意的回馈:这个鱼不错,那个菜好吃。而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他则最关注每天卖出了多少货。“盒马鲜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例证,一被推出就很快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在春节这个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中,你来看看热闹的盒马,这里正是新年味。”
(记者 陈文文)
推荐阅读:
春运期间杭州拥堵指数急剧下降
回家的旅途,顺了
2月25日,正月初十,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休息日,40天的春运还剩15天。对于务工人员输入地的浙江而言,春运的高潮早已远去,连节前最紧俏的回家火车票也一点不紧张了,绝大多数车次可以随到随买。
伴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电商产业的崛起,外来工作人员增加,浙江的春运高峰主要集中在节前一周,以目前浙江最大的陆路枢纽铁路杭州站为例,今年2月9日、10日是春运最高峰,日送客均为22.4万人次,而节后十天,最高日送客人数均未超过17万人次,和平时一般日子的客流量相仿,还比不上周末双休日人多。
省春运办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春运期间,铁路、民航运送旅客数量增加明显。铁路部门安排节前平均每天增开旅客列车82.5对,合计470对,同比增加38对;全省各机场计划起降航班约5.1万架次,同比增长5.8%。尽管铁路、民航运力仍存在时段性供需矛盾,但运力充足、客流下降的道路运输起到了兜底保障作用。
运力充足,让曾经一票难求的回家火车票,显得不那么难买。比如紧俏的杭州到武汉方向,节前每天增开了4趟火车,大大缓解票荒。手机抢票、网上刷单也成了买票的主流,即使是一些上年纪的旅客,很多也是请亲朋好友在网上买到了回家车票。
在铁路杭州站员工陈侃眼里,出行旅客的行李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拉杆箱等轻巧的行李成为主流,装得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越来越少见。在杭州东站的到达大厅,记者邂逅江西90后吴迪,刚从老家过节来杭的他,随身背个双肩背包。“现在买东西方便,网购快递,没必要自己手拉肩扛地赶路。今年给家里的年货我就直接网购邮回家的。”吴迪笑道。
自驾游、出境游增长是今年春运较为显著的变化。
高德地图发布的《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通过交通大数据分析总结了2018年2月11日至2月22日的出行情况。报告显示,杭州市在春节期间拥堵指数急剧下降,位于春节期间堵城排行榜第79名,而杭州西湖风景区则位于春节期间热门景区排行第3名。这表明,平时在杭的众多有车族,大都自驾回家过年了,杭州春节不再拥堵。2018年春节期间去往风景名胜、体育休闲、住宿服务等场所的驾车导航次数占比与节前相比涨幅明显;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中去往平遥古镇、台儿庄古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导航用户最高,看来有不少外地有车族自驾来杭游玩。
更热的还有出境游。杭州机场春节7天共执行加班、包机199架次,同比增长56.7%。国内客流主要集中在海口、丽江、南宁、哈尔滨等旅游热门城市。出入境客流出行航点主要集中在欧美、东南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常态热点国家和地区。春节黄金周,杭州机场执行国际、地区航班777架次,较2017年春节同比增长13.6%;出入境旅客11.9万人次,较2017年春节同比增长10.2%。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朱建美)
推荐阅读:
春节旅游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
过年的玩法,新了
“我刚刚从国外回杭州!”2月25日,浙江中青旅集团国外领队李曦告诉记者。从马来西亚到斯里兰卡,春节期间李曦一直陪着一组家庭旅游团在国外旅游,没有歇一口气的机会。在做了近30年导游的李曦眼里,以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现在则是“钱多钱少都要旅游”。曾经作为少数人群专属消遣的旅游,已渐渐成为大众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游的方式也越来越新,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深度融入到旅游中去,今年的春节游掀起了“智慧游”的热潮。
“智慧游”提升了景区的运转效率。25日,陈女士在宋城景区体验了一把“刷脸入园”。“验证成功!”刚走到景区检票闸机前站定,不到1秒钟,闸机就识别出陈女士是当天“多次入园”游客,自动放行。除了“刷脸入园”,各大景区的扫码电子购票、刷身份证进园、智能导游、及时推送景区信息等功能,都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智能化水平,让景区的运转效率越来越高。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往过年讲究归家团圆,而现在举家出游过新年的新风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省共接待游客2227.9万人次,同比增长8.8%,实现旅游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13.6%,成为全国接待游客人数前十的省份之一。“以前过年是淡季,现在过年旺得不行,而且基本都是家庭团。‘智慧游’让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旅游的快乐。”李曦说。
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智慧游”提供了重要支撑。除了景区凭借技术不断升级,携程、同程国旅等线上旅行社已经成为不少游客预定旅游产品的主要途径之一。“腊月二十五,我们一家人通过携程预定了杭州到美国的机票、酒店,”陈女士告诉记者,此外她还在线上旅行社购买了当地向导、随身wifi,看了旅行攻略,“只要有手机,所有的旅游需求基本上都能在网上解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线旅行预订使用比例已达48.7%,较2016年提升7.8%,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3.76亿,较2016年增长25.6%。
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团方式。“有时候游客知道得比导游还多,预定产品也反过来了。”杭州金榜旅行社副总经理程贤法告诉记者。之前是旅行社定好旅游线路、景点,游客喜欢再购买,现在则有越来越多游客提出线路、景点要求,再到旅行社定制私人小团,“事先在网上了解得透透的,有些景点我们都没听说过。”
入园速度越来越快,出行效率越来越高,但游客的步伐却在放慢。10年前,拍拍照、睡睡觉的观光团是最热门的线路,杭州中国旅行社集团导游部经理潘伊玫一接到团就要快马加鞭赶行程,53座的大巴车拉着游客到各个热门景点走马观花。而今年春节,她带着几名游客在寺庙听诵经、坐着摇橹船游茅家埠,曾经让她头疼的带团工作,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和游客的共同享受。
(见习记者 张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