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电话打给了采茶工们,约好一块守新叶,一起等春来
春节长假,游客市民前往西湖边的山上漫步、撒欢、拍摄全家福,那安安静静的6000亩茶园青色连绵,是最好的美图背景。胡旭,杭州满觉陇80后茶农,他的茶园在满觉陇马儿山上。
大年初一午后,胡旭去茶园走了走,就像一个父亲看着他的孩子。
胡旭从爷爷和爸爸肩上接过担子,陪着茶树,一起等候春日的第一个大太阳、第一场温暖的雨。
春节过后这段时间,闲适中也透着紧张。新春的拜年电话已经打出去给采茶工了。
正月过后,胡旭和他的采茶工们都要等着春的消息,要守着新茶冒尖儿。
亏了年前这场雪
新芽肉头估计厚
胡旭从家里走到虎跑水厂门口的茶园,大约20分钟。胡旭一路走过去,一路跟乡里乡亲打着招呼“新年好啊”。茶农们有不少平日住城里房子的,春节都习惯回到村里过年。
酱鸭儿、腌肉、虾油鸡……屋檐下的年货晃来荡去,一派喜气洋洋。
等到了山上,人气少了,空气更加清冷一些,茶园则一片深绿恬静淡定。
“去年11月底,它们吃饱了菜籽饼;12月到今年2月,它们沉睡一整个冬天;总要等3月初,那很嫩、很淡的绿色树叶才会冒出尖儿来。”1986年出生的胡旭一边弯腰拔草,一边告诉钱报记者,冬日是茶闲,茶地里活儿不多,但还要隔三岔五来这里走走,一是照看照看茶园里有没有什么情况,二是清理杂草不让草抢了茶树的养分,三是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这是我爷爷照看过的茶园,现在轮到我来守护它们。”
说起自家这片茶园,胡旭是自豪的。2010年,“西湖申遗大考”,马儿山茶园就是世界遗产专家朴素贤考察的西湖龙井茶园之一。
“2018年的西湖龙井应该会挺茁壮。”胡旭摸摸茶树上厚嘟嘟的老叶子,讲起今年1月底的杭城大雪,美滋滋的。
为了方便采摘,原本高大的茶树被修剪成了如今容易采摘的矮球型,加上它枝条韧性十足,所以龙井树虽然是常绿树种,下雪时每一片叶子都要负担积雪的重量,却并不像香樟树那般,需要养护者们帮忙打雪减负。
相反,抽芽前的下大雪,是大好事啊。
“瑞雪兆丰年,西湖龙井得了雪水滋润,有吃有喝,肯定身体养得壮壮的,新叶儿抽得厚厚肥肥的,肉头够厚。害虫的虫蛹躲进土里的,这几场雪冻下来,土壤被冻透了,虫蛹会冻死不少。所以啊,2018年的西湖龙井,肯定产量大、品质好。”胡旭家一共四块茶地,分布在这一带不同的山包上,他照例巡了一圈,花了1个多小时。
传代的茶客
除夕拿走了最后一斤春节茶
村里家家户户有冰柜,温度调到0到1℃,用来储存当年的西湖龙井新茶。
胡旭家也有一台。年三十早上,冰柜里最后一斤2017年的明前龙井被老客人刘总拿走了。
“说给他快递过去,还不要。老客人喜欢来爬爬山,亲自到我们家来拿。20多年了。”胡旭说,读初中的时候,刘总还是刘经理,那时候,他就是爸爸的茶客,每年拿两三斤顶级的西湖龙井群体种头茶,指定要马儿山的,自己喝喝,给家里长辈喝喝。
刘总都是清明前后来拿一斤,夏天来拿一斤,年三十前头来拿一斤:“自己家保存不方便,容易糟践好茶叶。再说,我们跟这家茶农像亲戚一样了,放他家里跟放我们自己家里,一样的。”
胡旭家的茶叶,多是这类“传代的茶客”买去吃掉的,春节茶也都是每年3月底4月初就早早被他们预定了。
和采茶工们约好
一起等春天一起等新叶
春节期间的闲适,很快就将一闪而过。
“春天呐,来来也是很快的。”胡旭说,老茶客们算得最妥帖了,春节茶刚好喝到正月结束,那时,稍微再等几日,2018年的老龙井头茶,差不多就要开采了。而比老茶客更早闻到茶香的,是采茶工、炒茶工。
昨日,胡旭妈妈就给有10多年工作友谊的采茶工工头海良打电话了:“海良新年好啊,跟往年一样,打个电话给你拜年,采茶的事情么,敲敲定哦……一样的一样的,还是包括你在内,一共10个采茶工……提前三天,我打电话给你,你们就出发哦。”
海良是兰溪大姐,大约50岁左右。
“茶叶爆出来多的日子,10个采茶工全部上山,我一个人做一日三餐给她们吃,”胡旭妈妈说,“茶叶少的日子,留一个采茶工在厨房里,跟我一起烧饭。”
西湖景区九个村,每家茶农都有自家相对固定的采茶工和炒茶工,他们每年春天来西湖边住一个月,参与茶忙。
工钱都是茶忙结束后,统一结算,村里茶农之间会通个气,每户人家都基本统一,“和谐开心地拿工钱”。如2017年是130元每日,一来一回赶路的那两日,也一样算工钱。炒茶工的工钱,则是一个月接近两万元。
今年工钱大概是多少?胡旭摇摇头,笑眯眯地说:“真不知道,应该会涨一点。都是熟人,像亲戚一样,每年总是要涨一点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