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风筝35年的匠人刘明:他的春天,放飞在天空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2-17 08:27   

痴迷风筝35年

他的作品多是“大块头”

春天是刘明最喜爱的季节,“再过几天,断桥上空就会飘起各种色彩缤纷的风筝了。特别是过了清明,阳光明媚,风势适宜,风吹起来暖洋洋的,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谈起与风筝的结缘,刘明说那要追溯到儿时。“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玩具,每年春天一到,我们就用报纸糊风筝,扎成三角燕,或者扎成‘王’字状。”他说,“一看到风筝飞上天,就觉得所有烦恼也都飞走了。”

后来,刘明成为了杭州市种猪试验场果树研究所的员工,业余时间,也琢磨着风筝制作,技艺越来越好。1978年,儿子就读的职工子弟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刘明被邀请去教孩子们做风筝,“风筝匠人”的名声也就传开了。而后一到春天,他就走进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教每个孩子做一个简单的风筝,然后把它们串在一起放上天。”

1983年,杭州市种猪试验场组织了一场全场职工的风筝比赛,刘明作为果树研究所的代表去参赛,就是这场比赛把他和场里的能工巧匠都聚集在了一起,并成立了风筝队,也让刘明就此和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他已经在这个风筝队里呆了35年,也专注于做风筝35年,“上班时,每天晚上和周末来做风筝;60岁退休后,就每天都做风筝了。”每天早上8点,带着做好的饭菜骑车来风筝队的基地,埋头于风筝一做就是一天,这就是刘明的退休生活。他有些庆幸地说,做风筝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在这里觉得时间都不够用了,有时候做到了下午一两点,才发现自己还没吃午饭。”

即便是这样,刘明一年也只能做五六只风筝,“都是工艺风筝,比普通风筝更加精细,有的很大,有的装置很复杂,而且大多都是五个风筝串成一只。”

参赛获奖无数

他带着队员“追风筝”

春天一来,全国各地的风筝比赛和风筝表演就多了起来,这也意味着,风筝队就要忙起来了。而作为风筝队的教练,刘明除了忙着做风筝,还要带着队员们去试飞风筝,因为“做风筝的人才最懂得怎么把它们放飞起来”。

浙江省农民体协余杭农林集团风筝队从1985年起便开始参加各种比赛,近十年来,他们更是获奖无数。

但刘明最有成就感的,并不是获奖,“自己亲手扎的风筝飞上天的那一刻,才是最自豪的。”刘明说,有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的前一天,自己做的风筝都没试飞成功,“当时连觉也睡不好,就连夜反复尝试放飞,直到最后一刻把它放上天时,觉得特别满足。”

如今,风筝队一年要参加两三次比赛和无数次风筝表演。春节过后,刘明和队员们就要开始为3月份的风筝邀请赛和4月份的风筝表演而准备了,今年的第一次集训试飞也将开始。在径山花海之上,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精美风筝又将飘起来了,成为这个春天独一无二的点缀。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蓉 文/摄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