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听取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辉忠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李占国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汪瀚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以按表决器的方式,表决通过了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办法和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通过办法。
民生实事票决制今年全覆盖
过去五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共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63件、修改86件,审查批准报批法规102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68项,开展35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调研,作出决定决议42个,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10人次,办理代表议案建议4908件,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把总结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重点任务,推动“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做法在市县乡三级层面深入实施。
王辉忠说,截至去年底,已有7个设区的市、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和乡镇实施了票决制工作,为实现今年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全省各级人大代表8.1万多人次参与“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督察,提出意见建议1.5万余条;5.3万多人次开展“剿灭劣V类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提出意见建议1.7万余条。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加快,推进履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今年是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年,报告建议继续审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电子商务、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等法规草案,抓紧制定反恐、地方金融管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
设立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
过去五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75.9万件,办结659.7万件,较上个五年分别上升66.1%和62%。
其中,2017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71万件,办结166.8万件,收案量全国第二、结案量全国第三。法官人均结案314.9件,全国第一。
李占国说,秉着“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的目标,目前全省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52%以上的民商事案件在网上立案;衢州、舟山等法院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运用“车载法庭”“渔船法庭”等巡回审判;80%以上的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前和审前。
去年,还设立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被誉为“司法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国内首创公开透明的网络司法拍卖,累计成交拍品7万件,成交金额2106亿元,溢价率277.8%,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2.8亿元。
过去五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307801人,起诉594743人,监督立案撤案4946人;提出刑事抗诉1584件,民事行政抗诉905件、再审检察建议683件,法院已分别改判848件和947件;对“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陈满故意杀人案”等5起重大冤错命案提出改判无罪的监督意见,得到纠正。
汪瀚说,2017年全省检察机关严惩故意杀人、抢劫、涉枪涉爆等严重刑事犯罪,批捕53257人,起诉110192人;批捕电信网络诈骗、网络非法集资等犯罪3470人,起诉5595人;依法对不构成犯罪或犯罪证据不足的,不批捕6177人,不起诉1535人。
省检察院和湖州市检察院认真复查丁国勤故意杀人被判死刑案,依法提出改判无罪的监督意见,冤案得到纠正。
此外,省检察院开列21项任务清单逐项落实改革,为全国改革提供浙江样本。
建设世界名城要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抓手
省人大代表、南宋官窑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邓禾颖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这是2017年杭州对自己提出的目标和定位。
杭州应该成为怎样的世界名城?杭州的独特韵味有哪些?
在长期从事传统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省人大代表邓禾颖看来,杭州要成为世界名城、推进城市国际化,就要抓住自己的特质。从文化角度来看,杭州最大的特质就是以南宋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我们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杭州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向世界名城迈进,就要凸显自己的内涵特质,杭州的文化抓手应该是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等传统文化。”邓禾颖说,就拿南宋文化来讲,它在杭州历史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现在脍炙人口的西湖十景也是南宋时期形成的。
邓禾颖认为,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就要深挖杭州的南宋文化,再进行保护和利用。
不过,无论是作为省人大代表,还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者,邓禾颖谈到了很多无奈的情况:“就拿古村落保护来说,目前农村一户一宅的政策导致在推进三改一拆拆旧建新中老宅大量被拆除。还有些地方打着保护名义搞破坏,把有保护价值的房子拆了,再建一个仿古的,这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邓禾颖这次带了两份建议来参会,其中之一就跟深入挖掘和保护杭州的南宋文化有关。她建议:复建南北高峰双塔。
去年1月至9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南宋时期塔基、塔院、道路等遗迹和塔砖等遗物,使得宋代南高峰塔院的整体空间格局得以基本呈现。结合诸多画作、史料以及考古发现,说明杭州西湖十景“双峰插云”的真正制高点是两座高峰上曾经矗立的两座高塔,而不是山峰顶部。
西湖十景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而西湖十景也是中国最经典的题名景观,十景中既有反映四季的景观,又有一日中不同时间的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景观,近听(柳浪闻莺)和远听(南屏晚钟)景观,近观(花港观鱼)和远眺(双峰插云)景观。十个景点是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西湖申遗成功都这么多年了,怎能唯独缺了这一景?复建古塔,让‘双峰插云’重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邓禾颖代表说,南高峰上的古塔复建已具备可行性,所以建议分步实施,先复建南高峰上的那座,为下一步重建北高峰塔积累经验。
恢复南北高峰塔,重现双峰插云景观,既是保护修复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需要,又是破解西湖景区旅游冷热不均,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