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杭州龙头示范领跑作用拥江发展,高度契合全省“大湾区”建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1-28 07:12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

    而杭州“拥江发展”实践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并在去年底制订《杭州市拥江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8-2021年)》对未来四年进行规划部署。杭州的“拥江发展”战略与全省“大湾区”建设高度契合。

    这令参加省“两会”的杭州代表、委员倍感振奋,大家在分组审议、讨论时纷纷表示,杭州“揽江入怀”的战略,必将令杭州更好地发挥全省龙头领跑示范作用。

    大家表示,伦敦、巴黎、香港、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大多把江河岸线作为城市发展轴,杭州“拥江发展”战略实施,正是打开城市格局、建设世界名城的重要部署,形成杭州发展的新空间、新阵地、新引擎。

    推进钱塘江

    金融港湾核心区建设

    杭州将坚持市域1.66万平方公里“一盘棋”“一张图”。从千岛湖一直到大江东,13个区、县(市)一起唱响拥江发展“大合唱”,全面推进“全域拥江”。代表委员期盼着经过四年的建设,钱塘江中上游区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游城市中心区段两岸地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以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为中心的城市新核心基本建成,奥体博览城和亚运村全面建成,大江东新城核心区、萧山科技城、之江新城、富阳江南新城、桐庐富春山健康城、建德高铁新区、淳安高铁新区等一批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受益于G20峰会,提前尝到“国际化”甜头的江干区,再下千亿元“大手笔”,带来了一大波项目,既有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也有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项目。省人大代表、江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建云建议,大力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建设,对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实行“一区一策”管理体制;重视挖掘钱塘江文化,把钱塘江文化带建设写入报告,从省、市层面继续加强对钱塘江文化建设的指导,推动钱塘江文化走向全国、迈向全球。

    萧山区则把城市作为发展“关键词”,通过聚焦城区改造重建、城市功能重组、产业腾空重塑,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正全力开启“迎亚运、立新功、展新姿”新征程。省人大代表、萧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裘超建议,在萧山建立省级层面的新旧动能同步提升试验区,实施发展与传承并重的转型升级;进一步理顺临空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成区域性航空枢纽、全国跨境电商发展示范区、高端临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智慧航空城。

    杭州要打造

    “大湾区”主战场

    “杭州湾时代真正到来了!”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伟进说。今年是吴伟进第四次当选省人大代表,他带来3份建议全部与城市规划有关,与“拥江发展”有关。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区发展形成良好局面,湾区经济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目前,环杭州湾经济圈已蓬勃兴起,杭州有责任、有能力通过‘拥江发展’战略,融入大湾区建设,完成对接世界的跨越式发展。”吴伟进认为,未来,杭州湾大湾区大有可能与旧金山湾、东京湾这些世界级的大湾区相媲美。

    在吴伟进看来,“拥江发展”要走出“拥江”的空间概念,“‘拥江发展’是城市从数量扩展提升到高质量发展,从传统产业提升到高新产业,从狭义的GDP增长提升到注重绿色GDP增长的新局面。”

    目前,杭州正在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将规划杭州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蓝图。这是一项直接影响杭州未来走向,影响杭州在全国乃至在全球城市地位的大事。吴伟进认为,要利用大杭州“二环八通”的规划结构,强化辐射的功能,要从杭州自身的发展,提升到湾区经济的发展。杭州要在“打造杭州湾时代,发展大浙江经济”中起到引领作用,打造大湾区主战场。

    “拥江发展是核心,‘杭州湾时代’是整个战略的放射提升。”吴伟进说,30年前他来杭州工作,当时的钱塘江边还一片荒凉,今天杭州要从“三面云山一面城”走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城市新格局,这也是杭州湾时代的新格局。

    吴伟进刚刚在朋友圈放上了自己历时半年创作的山水画长卷《杭州三江两岸一湖胜景图》,他坚信,“未来的杭州,通过拥江发展,将写就新时代伟大的江南画卷。”

    以青年人才

    促进“拥江发展”

    “报告让我们对未来五年充满期待,报告中提到的抓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行动计划、全力筹办杭州亚运会、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等杭州元素的高频出现无一不让我们感到振奋。”这是省政协委员、团市委副书记吴洁静读报告后的第一感受。

    “我认为大湾区在杭州的落脚点在‘拥江发展’,空间的拓展代表着蓝图的扩大和人才的紧缺。”吴洁静说,“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青年人才工作,今年在钱江世纪城也要打造杭州国际青年创客空间,促进全球引才与本土人才国际化,发挥人才虹吸效应、磁场效应、涟漪扩散效应,近年来无论是创新‘住创1215’运作模式、深化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还是举办青年人才杭州行、成立青年人才举荐委员会,都是为了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优秀创新创业青年来杭体验交流,去助推‘大湾区’的发展。”

    “从新城破土时的‘跨江发展’到今时的‘拥江发展’,意味着钱塘江两岸对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有了更主动的同频共振,我们要抓住新机遇,整合好资源,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来到杭州,动员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拥江发展’,投身经济现代化,当好主力军。”吴洁静表示。

    突显创意湾区

    诗画江南风貌

    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冰认为,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环湖海滨河而建,有着江南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不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特质。

    “大湾区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需建立整体形象。延续和挖掘这一区域共同的历史文化因素架构城市群公共空间,彰显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精神风貌,是加快大湾区特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李文冰说。

    在具体的调研中,李文冰发现,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公共空间形象建构还存在着公共空间网络化结构尚未形成、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缺少区别于其他大湾区的独特的城市群意象等问题。因此,她建议,顶层设计要加强对环杭州湾城市群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加强大湾区城市群网络城市规划和建设。重点建设上,应分层级对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各节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定位和建构。根据城市群各节点功能定位,对公共空间层级进行结构布局,重点建设城市入口、城市广场、滨水空间、人行步道、公共艺术、城市标志。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地段要避免简单粗犷的大拆大建,实行嵌入式城市设计:城市与乡村的嵌入、自然与人文的嵌入、商旅与休闲的嵌入,注重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满足市民的休憩、娱乐、健身的需要。

    “最后一点,要注重文化引领,注重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公共空间建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质,突显创意湾区、诗画江南风貌。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挖掘与建设,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与城市空间相融合。比如,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全覆盖,建设基于二维码技术、3D技术和全真拟像技术的智慧旅游自助语音导览服务和信息服务平台,除景点旅游导览外,能够完整再现城市的风土人情、实时动态、空间结构。”李文冰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俞连明 郑莉娜 何去非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