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足迹遍天下的不凡老人
人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旅程也不是波澜不惊、一帆风顺的。
江奶奶这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她出生在杭州清波门一户大户人家,家里有兄弟姐妹11人,她排行老七。17岁那年。她参加了解放军,然后沿着苏州、南京、北京、东北一路北上。
转业后,江奶奶在北京结核病研究所当护士,遇到了彼时在外贸部工作的丈夫。“我中专读的护理专业,我丈夫老家平湖,是大学生,会说一口流利英文,还酷爱文学。”
江奶奶会和老伴一辈子走来,虽然也经常拌嘴,但两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是来之不易。1960年,江奶奶的丈夫去了青海工作,江奶奶撇下北京的工作,带着刚满9个月的儿子,执意跟随前往,在青海一干就是17年。1977年,奶奶从青海转业回到余杭,带回了不满16岁的女儿,儿子则继续和丈夫留在青海。每年春节的探亲假,是这家人唯一团圆的时光。
这样的分离,一直持续到2005年,丈夫在青海退休。可惜,这家人在余杭吃上的这顿团圆饭,儿子永远缺席了。“他38岁的时候,出了车祸,在青海去世了。”奶奶眼神中闪过一丝忧伤,脸上却露出淡然微笑:“我孙女大学毕业后,考到余杭当公务员来陪我。”
记者观察
新型养老日益增多
卖了房子周游世界的江奶奶住养老院的重要理由是:不想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担,并且,她还想用这笔钱去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实际上,像江奶奶一样有这个想法的老人正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都愿意用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方式安度自己的晚年。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余杭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医养结合老年公寓开张,这是当地政府对公建民营养老模式的全新探索。
除了公建民营养老模式外,还有一种养老模式——抱团养老。
冬日阳光和煦,余杭瓶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共同生活着7户老年人。去年冬天,房子主人张阿姨一家,邀请了6对杭州退休老人来家中抱团养老,住久了喧闹都市的老人们回归乡村,天天呼吸着清新空气,面对着怡人风景,品尝着新鲜的农家菜,生活幸福指数骤然提升。老人们因此还受到了央视的采访。
不得不说,这些闪烁着民间智慧的养老模式,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