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入局者不少
按照坊间传言,街兔的背后是一家大型网约车平台,为的是满足用户的中远途出行。构建完成后,用户长途出行可以选择网约车,中长途可以选择共享电单车,短途可以骑共享单车。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有人做过估算,在中国,行的蛋糕至少价值上万亿元。这也是为什么一种共享出行方式出现后,会出现那么多跟风者。共享单车如此,共享电单车也是。
和街兔还在城西一隅测试不同,骑电已经杀入杭州市中心,推广期内押金49元,每骑行半小时收费2元,临时停车每小时1元。扫码解锁后,骑电不能马上进入电动模式,需要踩几下。中途停下来之后,也需要再踩几下才能再次进入电动模式。另外,现在在杭州街道上还能见到小良、雷风等共享电单车,使用方法都差不多。
进入新年以来,觊觎共享电单车市场的公司显然加快了脚步。不久前,摩拜在成都广汉率先试点。首批100辆预计于1月14日左右投放,月底预计投入1000辆。ofo、哈罗单车也在朝电单车业务的方向拓展。
最近,杭州市民熟悉的小红车也推出了“电动款”,并将在本月底前在滨江投入1000辆运营。比起其他共享电单车,“电动款”小红车的限速更低(15公里/小时)。骑行的电动助力感也更弱,启动时需要用力踩几脚,才能明显感觉到推力出现。在前3个月试运营期间(到4月11日)的收费规则就像普通公共自行车一样,电池则可以免费租用。
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然而,共享电单车想要重现共享单车的“盛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特别是从安全性的角度。虽然街兔在车身上明确标明“禁止16岁以下用户骑行”,但依然存在未成年人偷用父母手机开锁的隐患。
当然,更大的隐患在于车速的控制。以骑电为例,虽然它把时速控制在了20公里/小时,但在刚进入电动模式或者提速时,力道还是挺猛的,在向前冲力的带动下,我们的身体明显地向后一靠。如果平时不常骑电动车,很容易掌握不好。同样的,街兔如果用最高速度过弯也会出现一定风险。
另外,从运营方角度看,共享电单车的维护和投放成本要高于共享单车,如何避免不法分子的刻意损坏也是他们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