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对上城区清波街道新民村2幢1单元的居民们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大日子”。
当天早上开始,单元楼门口就热闹极了,远远近近,一拨接一拨的居民赶来参观这幢上世纪90年代的“老楼房”新装上的电梯。下午2点半,电梯第一次试运行。家住6楼的何海元和几位邻居一起走进轿厢,轻轻按下按钮,20秒,不过一眨眼的工夫,电梯就稳稳地从底楼“爬”上了顶楼。
“这比我当年分到房子还要开心!”一位居民激动地说。
这是杭州老小区加装的第一部电梯。而作为杭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试点之一,这台电梯的成功,意味着今后老小区加装电梯早日坐上电梯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涉及群众安危冷暖、衣食住行的“小事”,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大事”。
“顶层设计”,为老小区加装电梯破题
一个“电梯梦”,何海元做了多年。他的老伴身体不大好,每天从1楼爬到6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时候,我老伴都是攒着好几件要办的事,才下楼一趟。”同一个单元,一半多户数都有60岁以上的老人,老邻居时常“诉苦”说,爬楼梯已经“力不从心”。
这也是杭州很多老小区居民的生活“常态”。据市住保房管局统计,杭州目前4层以上的无电梯楼房有1.4万余幢,3万多个单元楼道。而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13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将达到总人口数的24%以上,户籍80周岁以上高龄人口预计超过30万。没有电梯,成为了居住在高层的老人最主要的出行难题。
近年来,省、市“两会”代表、委员多次以议案、提案的形式建言献策。市人大代表俞红回忆说,她就曾和多位人大代表一起去外地“取经”,写出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多位市领导的批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多次强调坚持“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落实“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的要求,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市长徐立毅在调研时也表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事关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要强化分析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加强舆论引导,全力办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件民生实事。
近年来,杭州市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可能性展开了课题研究,提出了工作设想。2016年,杭州市着手制定了《关于开展杭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邀请了规划部门、电梯厂家等相关单位,在杭州18处群众加装电梯意愿强烈的小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开始组织多个部门研究讨论增设电梯的可行性。同时,市电梯加装小组还前往南京、西安、上海、福州、广州、北京多地,对加装电梯政策、准入条件、服务、资金、合法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调研,吸取成功经验,讨论可操作性。
近年来,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更是密集推出。在2017年杭州市“两会”上公布的“10件实事”中,“开展老旧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一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而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成为加装电梯“破题”的关键。
经过前期准备,今年下半年,我市结合试点实践,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加装电梯的基本原则、实施主体、资金筹集、实施程序、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
今年8月21日,上城区、江干区成为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首批试点。新民村2幢1单元,也在首批试点之列。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只有坚持“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才能扎实稳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民主协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当初接到上城区“加梯办”电话时,居民何海元还以为自己没听清楚,连着在电话里问了好几遍。
多年心心念念装电梯的事情,真的要启动了!
但对居民来说,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系列“难题”,比如选哪家公司的电梯,还有工程费用该怎么分摊?另外,底楼居民的意见,也很重要。
新民村2幢1单元的12户人家靠自治的方式,选出了5名代表,组成“加装电梯自管会”,街道、社区在其中负责搭建平台,协调沟通。
“将心比心,装电梯应该支持。”住户老金,尽管家在一楼,但对邻居爬楼梯的苦楚很理解。不过,支持归支持,老金也有一些顾虑,“加装电梯后,会不会影响一楼的采光通风,会不会产生噪音、灰尘等等?”
72岁的老陈是301的住户,也是加装电梯自管会的代表之一。他说,“当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怎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照顾到一楼利益,比如怎么样把采光和噪音等影响降到最低,装一部让家家都满意的电梯。”
“这部电梯,是我们根据居民们的意见建议量身定制的。”电梯生产厂家——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沈健康说,为了解决采光问题,电梯一二层的位置采用了观光电梯的样式,两侧及正面使用玻璃墙;在电梯与住宅的一楼连廊处,也特地采用了磨砂玻璃的地面以便更好地透光,同时又能防止恐高现象,另外还特别加入了防滑处理;而三层以上的位置两侧使用铝板,防止反光。至于噪声问题,特别将电机设计在了顶部,并且将运行噪音控制在了55分贝以内。
“老楼加装的电梯,采用了一种叫‘扁平钢带曳引’的技术,可以在最小的空间中实现最大电梯载重量;快速搭建井道的模块化安装方式,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过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大家之前关心的电梯安全问题,也有了解决方案。居民使用电梯IC卡刷卡乘坐,电梯还配备了“北斗星”电梯远程监控维保系统。系统将直联杭州公司总部的客户中心、杭州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96333)。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老小区没有专门物管人员进行电梯后续管理的难题,沈健康说。
采光、噪音,最大的难题迎刃而解了。至于费用,大家商议后决定了费用分摊方式:一楼二楼不出费用,从三楼起算,三楼10%,4楼20%,5楼30%,6楼40%,今后的电费和维保费也按这个比例分摊。
“装电梯最受益的是我们高层住户,底楼的邻居为我们做了让步,我们当然也要为他们多想想。”
高楼层的住户们一合计,决定由他们集资一笔钱,重新粉刷下楼道,再铺设上地砖,理顺电线,把1楼到6楼的楼道环境重新装修改善一下,也让大家住得更舒服些。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办。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住户们互相理解、互帮互助,过程中的许多困难都迎刃而解——比如,电梯开工之后,由于老小区道路狭窄,边上又停放着小区居民的汽车,25吨的起重机开不进来。街道、社区和居民代表主动上门与居民沟通“挪车”时,居民们纷纷表示理解。
“都说‘百姓百姓百条心’,如果没有和谐的邻里氛围,没有扎实的群众工作基础,加装电梯的推进工作是很困难的。”清波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忠诚说。而劳动路社区韩丽娜书记,总结加装电梯的成功经验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自然指的是杭州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地利”说的是新民村2幢的地理位置特别,电梯的北面正好是毛源昌眼镜厂办公楼的一面墙,且墙上没有窗,影响自然会小很多。而“人和”,是最最关键。电梯装成的“制胜法宝”,一定是邻居间的团结精神。
因为加装电梯,新民村2幢1单元居民的心也更齐了。
就在电梯试运行当天,1单元底楼的住户还被邀请试乘了下电梯,“以前去老何家要爬六楼,也不大去。现在有了电梯,串门就更方便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先行先试,各部门通力合作
加装电梯看似小事,实则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国土、规划、发改、消防等多个部门,前期管线迁改施工又涉及电力、自来水、天然气、弱电等诸多单位。
因为没有先例,所以到了具体实施环节,很多时候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探索、一边实践。
今年6月中旬,上城区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住建局牵头领衔“破难”。
楼土新,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也是工作小组主要成员之一,他告诉我们说,“我们当时总结了一下,难点主要有3个——业主意见难统一、审批权责多头交叉,还有就是安全监管问题。”
按照之前的经验,加装电梯这件事,虽然有些居民叫好,但多少也会有居民存在顾虑,项目推进很可能在第一步就“卡”住了。
针对这一点,参照《物权法》和物管条例,《上城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实施方案》中,确定了“双三分之二”原则,也就是将民意征求中的“单元内所有住户同意”条件修改为“三分之二户数同意且三分之二套内面积住户同意,且单元内无住户提出书面反对意见”。
而对居民来说,面临的更大困难是,虽然权责已经下放至城区一级,但加装电梯涉及诸多单位。如果按照流程“跑”下来,过于繁琐,进度也会很慢。
能不能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正在机制上有所创新突破?在上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很快,“多部门联审制度”出台,审批工作“一次到位”,也利于各方形成合力。
今年9月1日,首场联审,新民村加装电梯项目摆在了10余个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管线单位的桌面上。
何海元和居民代表们也参加了这次联审,“当时一个大会议室坐满了人,联审9点半开始,先由设计单位、电梯厂家分别陈述设计方案,社区工作人员还汇报了民意征集情况,整个过程进行了一个上午。”
通过联审,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最初的设计方案并不完美,对周边影响没有详尽的分析,对管线迁移的情况也欠缺考虑。“我们马上对设计方案制定了规范要求,第二次联审还聘请了建筑、结构、设备方面的专家参与把关。”楼土新说,坚持业主主体原则,政府引导、监管也不能缺位。到目前为止,提出申请的加装电梯项目中,有8台在联审环节因为存在种种问题被“刷”掉了。
为了方便居民,市、区两级推出的政策举措也考虑得很细。比如,考虑到有申请需求的大多为老年人,行动不便,可让申请人委托电梯安装企业、设计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代理相关工作。同时,为方便住户间协调沟通和实际操作,还研究制定了有关协议书样本,供住户参考。
上城区“加梯办”的徐晓光说,“一个单元的居民提出申请后,上城区‘加梯办’都会先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和专业人士到现场去进行可行性论证,为居民出谋划策。”
9月中旬,新民村加装电梯项目正式开工了,“光管线迁改涉及的条线部门就相当多,电力、天然气、电信、华数等,为此市、区层面都组织召开过多次协调会。”楼土新说。
比如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电梯作为特种设备需要双向供电,但老小区的硬件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为此,电力部门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就近接电”等迁改方案。“对实在无法实现双向供电的电梯,我们要求电梯厂家进行改进,增设停层装置。通俗来说,就是一旦停电后,电梯可以使用本身的蓄电。”
“加装电梯能够快速推进,离不开各部门形成合力。”楼土新感慨地说。
上城区的试点为全市面上铺开奠定了扎实基础。12月18日,加装在柳浪阁1幢3单元的杭州第一部贴墙式电梯拿到了合格证。此外,上城区又有22部电梯、江干区有88部电梯已经通过了联审……
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将有望圆上电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