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懂得稻作农耕的良渚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画了一张良渚古城图 和你一起穿越回5000年前
良渚古城,最核心的就是王城。考古人员对王城的探索,一直在持续。
通过探勘、发掘,考古专家们发掘了古城内的河道水网体系,以及宫殿区、王陵区、仓储区和作坊区的功能布局。
而昨天,记者了解到,最新的一个发现是——
今年又在莫角山南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仓储区,炭化的稻谷可能足足有二十万斤!
前两年,就在大莫角山下的东面,离河边不远,发现了两万多斤稻谷。
一扎扎束好的稻谷,还带着谷穗,整整两万多斤,都烧掉了。这些稻谷,经过了5000年虽然已经有些碳化,但依然颗颗分明。
昨天就在良渚考古的办公区,记者还看到两位阿姨,在一粒粒挑拣稻谷,已经炭化,都是黑色,要一粒粒和杂物分开。
因为这两万多斤稻谷,所以推测这里是王城的仓储区,也就是粮仓。有可能,当年粮仓意外失火,所以留下了烧过的稻谷。
而最新发现的更大粮仓和更多的稻谷,也充分说明当年良渚人的稻作农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们大致画了一下当年良渚古城的布局图,一起来看看5000年前的文明古城。
宫殿区
宫殿区就是王城的正中心,莫角山。虽然叫山,但它是一座人工筑成的长方形土台,大约30万平方米。
这个土台一分为四,有三个宫殿区,一个广场。宫殿区,分别是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
整个莫角山上,除了这些宫殿,就是平地上建的一个沙土广场,叫古尚顶土台,东西长约630米、南北宽约450米,高约9米。沿着沙土广场,在南面、东面,也都发现了东西成排、南北成列的9个房子,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之间,考据是王城里贵族住的地方。
根据推测,大莫角山上的宫殿,位置最高,应该就是这些宫殿里地位最高的主殿。所以,它面向的沙土广场,也应该是宫殿里要举办重要仪式的时候会用到的广场。
有种说法,这里就是王城宫殿,住着整个王族,甚至可能“王”就是在大莫角山的宫殿,接受百姓在沙土广场上的朝拜。还有个说法,可能这里不是住人的,而是祭祀的神殿。
王陵区
莫角山的西面,早在1986年,就发现了反山遗址,发掘出11座良渚显贵者的大墓,出土文物1200多组,被称为良渚“琮王”“钺王”的两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很多学者都认为,这里就是“王陵”。
在反山南面,有个桑树头遗址,这里虽然没有挖掘过,但1971年,有农民在这里种地,挖出了两件大玉璧以及一件非常漂亮的玉璜,明显不是平民所用,可以此断定这里是贵族墓。
这两年,又发现夹在反山、桑树头之间的姜家山也是墓地,相当于,王城的墓地其实是从北往南一条线。
只不过,这些墓地也分等级。
姜家山上新挖出的是14座墓葬,出土文物644件。从文物上来看,姜家山和反山墓地时间很近,但等级要差一些。姜家山档次最高的墓葬,顶多算得上是反山的三四等,相当于反山是“王陵”,埋的是王族,而姜家山埋的是贵族。
可以确定的是,反山、姜家山、桑树头,是王陵及贵族墓地,因为布局都在宫殿的西面,和明代时很像,十三陵就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
选西面是有讲究的,古人讲究住在哪就埋在哪,好比建了房子,都是面朝南坐朝北,在房子西头,或者东头、北头也可以,避开南面,留一个自家墓地。
手工作坊区
去年考古首次发现,古城内有手工业作坊区。
良渚古城内,河网密布,尤其是宫殿区的东面,有一条钟家港古河道,是城内的南北主干道。
就在挖这条河道时,挖出了大量的漆木器、木器坯料、燧石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
漆木器、木器坯料,是做木器的原材料;燧石石片,很锋利,用来雕刻玉料的;玉钻芯、石钻芯,是钻玉剩下的边角料。
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当时良渚人做玉已经蛮先进了,给玉钻孔,孔能钻得像莲子心一样细,工艺很好。
而这些考古发现,并不是要用它来说明古人技术有多好,这在多年前出土的玉器中就已经证实,它们这次的使命是证明了这一带存在木器坊、玉器坊、石器坊、骨器坊,是王城里的手工业作坊区。
而且,根据资料推测,王城里,除了宫殿区、墓地以外,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手工业作坊区了。
还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手工匠人,不只在这里干活,从他们留下的生活垃圾看,比如桃核、杏子、芡实等,他们吃住都在王城里,能住得进王城,应该也是手工匠人里的佼佼者了吧。
内城墙
有城就有墙。
良渚人为了把300万平方米的王城围起来,建起了一道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的城墙。
四面城墙,除了南城墙没有护城河外,其他三面城墙都有内外护城河,相当于夹河筑城。另外,目前已经勘探出8座水城门,四面城墙各有2座,和内外河连通。另外,南城墙的中部,还有一座陆城门,平常进出城,应该走的就是这里。
这道宽宽的城墙,就像是当时的一个分割线,墙内是整个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区。
地质考古,把城墙下垫的石头,一共10526块,一块块编号,登录石头的质地、大小、尺寸,还有磨圆度,到古城外的山头上,一个个去对照。
就是通过石头的质地和磨圆度,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出处——古城北墙石料来自城北的大遮山南坡;南墙石料来自城南的大雄山北坡。
一块石头,山上采下来,棱角分明,叫棱状石头;从山上滚下,棱角磨掉一些,是次棱石头;落入到小溪沟里,变成次圆石头;要是进了大江大河,那就是圆乎乎的鹅卵石了。
考古人员一块块检查下来,发现当时的良渚人建城墙用的都是次棱石头、次圆石头,也就是说,都是到山脚下、溪沟里捡回来的。
外郭城
出了城墙,就是外郭城了。
扁担山、和尚地、里山、高村、卞家山、杨家村、文家山……听名字,是不是就有了一些“郊区的味道”?
它们都是长条形的高地,人工堆筑而成,差不多有6.3平方公里。
在这些地方,考古人员先后找到了木板河岸,说明当年良渚人临水而居;有古河道、码头,还有平民墓地。
但是考古人员找来找去,最终证实,整个良渚古城,不管是内城还是外郭城,甚至是外郭城外附近,都没有发现有稻田。
这说明什么?
早在良渚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城乡分野。
那时候,古城内没有一个农民,住的都是手艺人,像玉器、石器、漆木器、骨器……不管是什么,手里有技术,就有本事留在了城里。
农民都去哪了?王宁远说,种稻子要往开阔的地方去,地方够大才行,都往城外开阔的平原去了。
古城外的近郊,目前也已经勘探了15平方公里,新发现遗址160多处。这些近郊可能就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勤恳种地,往城里供应粮食。
外围水利系统
5000多年前,人们大规模搬迁到良渚时,看到了它的种种好,比如粮食、交通等,但是,聪明的良渚人,也早早就看到了它的风险——
西部山地,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年降雨量有1600-1800毫米,雨季经常山洪暴发,一旦暴发,对稻田和村庄来说,就是灾难。
当年的良渚人已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统建得很聪明。
他们发明了“草裹泥工艺”,先用淤泥堆筑,外裹黄土。这些土并非散土,而是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考古人员找出一个个草裹泥包时,就在草里面,竟然还开了朵花! 这些草裹泥包,有些像现在抗洪抢险用的麻袋装土,抗拉力强,不易崩塌。
那时候,没有工具更没有模型,连运输都不方便,按照推测,应该是工程现场分组劳动,一组人制作草裹泥,一组人负责传递,另一组人堆筑坝体。
就是靠人力,良渚人在古城外围建起了一个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
就是因为有了发达的水利系统,作为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良渚文明在进入犁耕农业的同时,使得农业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等诸多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