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井长”到底是做什么的?
在杭州开小吃店的福建小伙子黄龙灿,昨天领到了一座大大的奖杯,上面写着“十佳井长” 。
黄龙灿,除了是下城区长庆街道林司后“客家小吃”的老板,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杭州第一位“井长”。
这个“井”指的不是水井,而是路边的窨井。
在昨天举行的下城区“井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这位小伙子挂着红绶带,从下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柴世民手里接过奖杯,以“优秀井长代表”的身份做了发言。
福建小伙子黄龙灿领到“十佳井长”奖杯
为什么窨井要设个“官”来管
这要从一个偶然的发现说起。
今年4月,下城区副区长邵伟华去长庆街道林司后柳营花园附近检查小区外立面情况,注意到路边的窨井口旁都是黄黄的污水,仔细往里一看,窨井里很脏,全是泔水。
“那里是市中心,人来人往的,窨井口脏成这样,肯定影响市民出行,我就让市政公司排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不仅仅是路面整洁问题,那里窨井里的水最终都流向中河、东河。” 邵伟华说。
窨井是为了防止城市道路积水,排雨水专用的。晴天时,窨井里基本是空的,路边的小店图方便,就会把泔水、污水倒进去。到了下雨天,这些平时储存在井里的脏水就会随着雨水流到河里去,对周边河道水质影响极大。
小黄的店在长庆街道林司后柳营花园4幢楼下,附近共有8家餐饮小店,偷偷地向窨井内倒污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今年6月,下城区在长庆街道开展首个“井长制”试点,确定林司后的这8家小餐饮店的负责人为首批“井长”。
井长的职责就是保证自己不往窨井里倒污水,发现他人偷倒污水要及时劝导,实在劝不住的,可以向街道等有关部门投诉。在每个窨井附近的墙上,都能看到一块“下城区井长公示牌”,上面清楚地标明了这口窨井的井长是谁,井长的职责,以及有关部门的投诉电话。
短短两个月时间,通过“四发现四报告”反馈机制以及“井长一日三巡”的巡查制度,共发现、阻止、报告偷倒事件80余起。
这个“井”不是水井,而是路边的窨井。
让“制污者”变成“治污者”
下城区长庆街道城管科副科长项坤,是处理井长投诉的负责人之一。对于“井长制”的好处,他有切身体会:“这个办法很妙,是将以前的‘制污者’,变成了‘治污者’,大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有了责任意识,自然而然也就不再往窨井里倒污水了。我们也正准备在店面门口安装监控系统,这样能够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几个月的“井长”做下来,窨井里不再有人倒污水了,店面门口的环境好了,黄龙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他不仅经常把自己的“井长”工作照片分享到老乡群里,还给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写了一封长达四页的信,细致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得到了车书记的批示:“他履行了一个杭州市民和‘井长’的责任。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我们市民的广泛参与,由于我们政府对外来工作者的尊重和服务,使他们有主人的意识和责任感。”
随着“井长”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下城区已有158名“井长”上岗履职,全区32条道路158个窨井得到了更多一层的“保护”和“关注”。
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徐青山也肯定了“井长制”的积极作用:“下城的清清河水,离不开在座158位‘井长’的努力……虽然是一个小的工作,但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关键性工作。你们就像一批绿色的种子,一批治水的种子,今天在这里撒下去,明后天希望通过你们传播开来,传遍我们杭州市,甚至我们浙江省和全国。”
未来下城区“井长”会全覆盖
深入推进“井长制”工作是下城治水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下城区在治水上总共投入了9.1亿元,不仅提前完成上塘河流域31个截污纳管项目,完成整治排放口40个,而且还对中、东河沿岸16个小区232幢房屋进行了雨污分流项目的改造,将老小区以前排往河流中的厨房废水、阳台洗衣用水全都改排入污水处理厂。
同时,下城区还实施了浣纱渠5个雨污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推进古新河排出口整治;即将在年内沟通西湖漾,彻底打通下城唯一“断头河”;在全省还首创了“留置针”式长效化河道清淤模式,对淤泥回收加工利用,加工后的淤泥在文晖街道德胜路机电市场打造了30余亩“波斯菊花海”。
未来,下城区将全面实现“井长全覆盖”;并进一步打造“智慧零直排”3.0版本,将智能自控装置信息直接接入电脑和手机终端以及“数字城管”平台,实现多屏监控、智能操控;重构下城区北部地区的河网水系,挖掘历史文脉,实现北部地区河网生态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