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记者从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杭州市“十三五”绩效管理总体规划》已于近日编制完成。该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杭州市绩效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被专家誉为国内首部绩效管理规划,具有开创性意义。
规划分四大部分,共2.8万余字,从“助推改革发展、落实战略目标,破解民生难题、回应公众诉求,转变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引领政府创新、推进现代治理,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综合考评”等五方面提出了杭州“十三五”绩效管理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杭州绩效管理“十三五”期间需要完成的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在25项关键绩效指标(KPI)上,规划通过列表,把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专项考核目标,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年度目标,并明确责任单位。如地区生产总值,杭州到2020年要达到14300亿元,2018~2020年年均增长为7.5%;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63000元,年均增长8%。
还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也是关键绩效指标之一。规划要求,到2020年,杭州PM2.5浓度要下降到42μg/m3,市区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0天;到2020年,省控考核断面水质I~Ⅲ类比例要达到90.6%。
同时,规划把推进城市国际化、实施拥江发展战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筹办亚运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等12个方面的工作列为重点专项考核目标。
城市要规范治理,要靠标准引领。规划重点查找公共治理和政府服务中的短板,对接国际标准,梳理出以政府治理、公共服务、政府自身建设管理三个子体系为支撑的城市治理标准体系,明确了到“十三五”期末,计划制定、修订的近100项“杭州标准”清单。
突出问题导向,促进短板问题整改,也是规划的亮点之一。在社会评价意见整改中,梳理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机关效能建设等方面群众意见数量大、呼声较高、反映较突出的,但多年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方向,并提出绩效管理措施。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绩效问题,如公共资源共享利用程度低、重建轻管和建管脱节、部门协作联动不够、长效机制不健全等,提出针对性的绩效管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