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不拔 同心筑梦 杭州青年永远在路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2-08 06:42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样号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这两个词尤其振奋人心。

伟大的事业需要每个人坚持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奔竞新时代,杭州青年踏上新征程,肩负使命,拼搏在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传承非遗文化,青春就是舞台

不一样的演出背后蕴藏着一样的艺术之魂

青年简介:

李想,杭州滑稽艺术剧院导演兼演员,今年央视春晚小品《阿峰其人》主创人员之一,是一名集深厚演技功底和优秀创作才能于一身的复合型青年演员。

“马上要去赶高铁,要去上海参加演出。”见到李想时,他正打包行李,由于患上了重感冒,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今年是中国滑稽戏的110周年诞辰,为弘扬和推广滑稽戏,11月起,“中国滑稽戏诞辰110周年展演”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正式启动,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是受邀演出的7大专业艺术院团之一。

走进李想和同事们日常排练和演出的剧场,舞台灯光亮起,台下一排排中式座椅反射出充满东方韵味的光亮。李想站在舞台上,腰板笔挺,台词字正腔圆,整个人似乎也在放着光。

“小时候,我看过一部叫《霹雳舞》的美国电影,当时就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跟着主人公跳起舞来。”说起从艺的初衷,李想说,正是那一跳,激活了他全身的艺术细胞,“绘画、相声、小品……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让我感觉很享受,而我的父亲从小到大都非常支持我。”

李想的父亲是一位作家,非常开明,也非常严厉。“从小到大,每次我觉得有事情完不成时,父亲总是说我肯定能办到,要我自己想办法。父亲非常强调两点,一是自律,二是凡事都要用心去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李想坚持梦想,选择了钟爱的舞台艺术,毕业后如愿成为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的演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入行19年,从演员做到导演,李想将其间的付出一语带过:“刚做演员时,我就希望打造好每一个角色。我会花心思去揣摩,用不同的方式去塑造人物,形成了自己的表演路数,慢慢被观众认可了。现在我兼任导演,会引导别人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

今年的央视春晚,李想和同事们通过小品《阿峰其人》,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了杭州滑稽戏的魅力。“代表地方参加春晚的团体并不多,我们首次代表杭州参加,压力非常大。作品被修改了60多稿,每天都面临着被‘枪毙’的可能,以至于我们的行李都是事先打包好的。”回忆起备战春晚的经历,李想很庆幸,自己和同事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最终站上了全国聚焦的舞台。

杭州的艺术表演形式非常丰富,至今仍在流传的有杭州评话、杭州评词、杭州滩簧、武林调、小热昏等,各富魅力。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目前拥有6项国家级非遗、2项省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要把它们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李想说。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

对此,李想感受颇深,他坚信,传承离不开创新。近期,他正在打磨一部以“五水共治”为主题的儿童剧《新小蝌蚪找妈妈》,他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融入“五水共治”理念,结合声光电舞台技术,配合杭州滑稽艺术剧院特有的演出风格、舞台调度和表演节奏,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成了迪士尼级的水下大冒险。12月10日下午2点,这台新剧就将在杭州滑稽艺术剧院公演。

对于中国梦,李想觉得,圆梦需要每个人坚持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点点滴滴汇聚到一起,中国梦终将实现。”

传递生命希望,大爱不必讳言

一样的白大褂下跳动着不一样的济世之心

青年简介:

俞欢,浙医一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曾是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6年来,她成功协调人体器官捐献案例近180个。

“你好,我是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协调员。”6年来,俞欢在自我介绍时总是选择隐去“人体器官捐献”这6个字。

一样的白大褂,一样的亲和冷静,俞欢和医院的医护人员看起来没什么两样。每天上午8点,她都会准时到达浙医一院5号楼1楼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医护人员不同的是,她没有接诊任务,她要做的是等待——使命的召唤没有时间表,凋零与新生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同时到来。

浙医一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办公室共有15位协调员,全国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也只有1500多名。由于协调员面对的是处于极度悲痛中的潜在捐献者家属,他们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份职业也被认为是最孤独的职业之一。“孤独?有一点吧。我相信生命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所以,再孤独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从护士转为协调员,俞欢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和病人家属开口太难了。“我记得那是一个小女孩,因为遭遇车祸,情况很不好。”俞欢回忆,2012年,她第一次以协调员的身份面对病人家属。连自我介绍都没说完,女孩的父亲直接打断了她的话:“别说了,我把女儿养这么大,那种事情你提都不用提。”

等待5小时,拒绝1分钟,可俞欢没有放弃,她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看着女孩的母亲拿着脸盆忙进忙出。又是1小时过去了,女孩的母亲放下手头的事情,走到俞欢面前:“说吧,你想怎么谈?”之后的3个多小时中,俞欢和女孩的母亲聊了许多,却只字未提器官捐献的事,她只是耐心听着女孩的母亲倾诉孩子出事那段时间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一刻,我感到她真的信任我。”俞欢说,当她正式提出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延续孩子的生命时,女孩的父母同意了,至今,女孩的心跳声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这些年,俞欢切实感受到,因为人体器官捐献的存在,一个生命的终点,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生命希望的起点,而她的使命就是在两点之间完成最重要的接力。“误解也好,辛苦也好,都是值得的。”她说。

6年来,俞欢逐渐觉得,原本很难被国人接受的人体器官捐献,已经渐渐开始了“破冰”。今年,俞欢已经成功协调了45个捐献案例,可她从来不谈这些数字,她很清楚,捐献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有的家属捐献意愿很强烈,可检测结果显示捐献人不符合捐献条件;有的捐献人符合捐献条件,可病情急转直下,来不及实施捐献手术。”俞欢说,其实人体器官捐献的窗口期很短,“我们还是坚持等待,等待家属的理解,也等待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更多的支持。”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这一要求。

“对于等待捐献的病人来说,我们是他们生的希望中最微小的一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协调员的不懈努力、社会的更多理解,能够让人体器官捐献的大环境越来越好。”才35岁的俞欢说她渴望着自己可以“提前下岗”,“我下岗的那一天,人体器官捐献的理念一定已经深入人心。”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熊艳 丁岚/文 张妍/制图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