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在政府大院内 临安千年古建遗存暂时回填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1-25 08:44   

上图:遗址现场。

下图:被回填的遗址。

    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构成了这个千年古建遗存被发现的脉络——

    今年3月,杭州临安区政府大院改建停车场,地面施工时发现古代建筑构件;

    4月7日,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7月30日,来自北京、浙江的重量级考古专家召开论证会,他们认为该古建遗存包含了唐末五代至宋代,部分古建无论是建材还是技术的规格都非常高,建议增加发掘面积(《钱江晚报》有连续报道);

    10月21日,遗存开始逐步回填…… 遗址在政府大院内,几乎没有四向延伸发掘的条件临安千年古建遗存暂时回填

    “回填有一段时间了,好像有沙袋,用的土都是筛选过的。”临安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上班期间他天天都能看到参与回填的人员忙进忙出,整个回填过程也持续了好多天。

    11月20日,这个面积四五百平方米的地方除了黄土已经看不出任何其他东西——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施工现场。

    其实,黄土下掩埋的是一个晚唐五代吴越国的建筑遗存。

    3月份的地下停车场施工发现古代建筑构件的事,很快引起了文物部门的关注,从4月7日专家队伍进驻现场发掘后,惊喜一个接一个出现。

    先是一块平整的方砖,接下来是大量瓷片、板瓦、筒瓦、瓦当等,不仅100多枚铜钱上字迹清晰,就连一些青砖上都发现了如“官”、“官用”、“午二”、“壬”、“東”、“大唐”等字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后,一号探方的总面积达到了400平方米(最深约4米,最宽处约30米),现场发掘出了精妙绝伦的五代、北宋交替时期的瓷片,釉色乌黑的建窑浅足碗,还有保存数百年依然侵浸油光的兽牙……更让人震惊的就是古建地面铺满的方砖、精致的排水沟、疑似的天井……(《钱江晚报》5月21日A3版、5月23日A10版曾连续报道)

    随着考古的推进,几个问题在专家们的心中浮现:临安本地并无出产朱砂石、白石,现场的这些石头来自哪里?这个五代时期的建筑到底有多大,它的大门在哪里?发现的古建遗存是不是古代衙门,和钱镠有关吗?多位考古专家建议增加发掘面积。

    但是,因为这个遗址在政府大院内,几乎没有四向延伸发掘的条件,怎么办?几个月后,相关部门多次商讨论证,“暂时性回填”方案被提出。

    10月21日,在临安区文物馆工作人员倪亚清的带领下开始对古建遗存进行回填。

    “就是用编织袋装泥土,装了近1000袋”,它们像一个个沙包一样紧贴遗址地砖。“这是最里面的保护层,然后才是细质泥土。”倪亚清说,政府大院地下遗址的保护利用将和钱王陵附近的改造工程结合起来规划。

    “从长远来看,增加发掘面积是最佳方案,但可能会涉及到办公室动迁,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但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古建遗存如果长期裸露在外必然会受到损坏。回填是最常用的保护方式之一。”临安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章晓静说。

    “这是一种暂时性的回填,以后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再发掘。” 临安区文物馆馆长张惠敏介绍,在发掘条件限制、下一步方案未确定、遗址开放风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只能先进行回填。“前期的发掘报告正在整理,相关资料入档,并为下一步发掘做好准备。”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鲍亚飞 张蓉  编辑:张一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