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9地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背后 探寻浙江的文明密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1-22 08:14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浙江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创建活动成为传递主流思想、弘扬社会新风和提高公民素养的实践。

    公益广告、文明墙绘装点大街小巷,好家风建设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同频共振”,各行各业争做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这些年,浙江群众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我省建立了文明城市申报劝退机制,经调研测评,对离测评标准有较大差距的申报城市会进行劝退。”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此前,我省有4个县(区)因创建基础不够扎实而被劝退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县城、城区)。

    每个人都是

    参与者受益者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了什么?诸暨的回答是: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该市江东公寓居民陈女士曾有这样的感动:“那天吃完夜宵已是凌晨时分,几辆出租车看到我和朋友过马路,就主动减速等待。”这份温暖也成为她传递文明的动力——做礼让斑马线的践行者。

    对浙江来说,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杭州,交通监督“特拍员”、百万私家车主签订“文明行车公约”等活动相继开展,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文明新风尚”被写入法规;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已达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99%以上;

    在宁波,14条彰显浓郁色彩感、乡土味的文明示范线先后创建,串起了近100个如珍珠般散落在山区、平原、海滨的美丽村落,变成了一座座让农民群众通往文明、富裕和幸福的桥梁;

    在海宁,注册志愿者达12.8万名,平均7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精神在潮乡大地扎根;在长兴,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事业和合、社会和谐、环境和美的和文化,凝聚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在余姚,全市所有社区和窗口单位都建立起志愿服务站和志愿服务岗,构建起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公益阵地;在桐庐,全县80余个机关单位的1万余名干部悉数分解到网格内,通过单位包干道路、单位结对社区的方式,确保所有机关单位直接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成为我省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全体浙江人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省将努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持续发展。”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翁浩浩 见习记者 王湘云  编辑:高婷婷
返回
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勇立潮头”的浙江再传捷报: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我省14个地方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