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尾,桐庐县传来好消息:经过一年多来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践探索,当地率先创新的“线乱拉”智慧管理平台越来越成熟,为破解各地普遍存在的“空中蜘蛛网”难题注入了智能因子。
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脏乱差的小城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短板,而“线乱拉”治理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难啃的“硬骨头”。今年是浙江打响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第一年。由于涉及部门多协调难、改线成本高资金难等问题,治理“线乱拉”成为各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桐庐县将“线乱拉”治理作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整合优化“线上系统网+线下监督员”方式,着力打造“线乱拉”智慧管理平台,让“线乱拉”管理全域信息化、全程可视化。据了解,这是我省“线乱拉”智慧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创新。
走进横村镇“4+x”综合指挥室,通过视频系统,可以清楚地看到村里的交叉路口、生活小区等重点区块的现状,原来线路不齐、下垂或立杆上挂线凌乱等乱象已不见,环境变得整洁,视野尤其开阔。“有了这套系统,一旦出现‘线乱拉’现象,就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治。”横村镇镇长董永泉说,无论从环境集中整治还是长效管理上来看,这套智能化系统都发挥了不小作用。
在该平台上,横村镇进一步明确强弱电搭挂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职责分工,推动属地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运营单位参与优化“线乱拉”治理,建立审批机制、隐患排查和消缺机制等一系列运行机制,将无序建设转变为有序管理。“如此一来,便有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群众参与的全链式管理模式。”董永泉说,平台通过台帐管理、地图管理等功能,与“四个平台”有效结合,利用信息互通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运行成本,从手动管理转变为信息化平台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操作性与工作效率,“党员干部、网格员参与其中,并打通群众监督渠道,线上、线下实现‘全网联动’,让违规架设网线‘无处遁形’。”
长效监管是防止成果反弹的关键。接下来,桐庐县将以横村镇为试点,联动供电、通信、广播电视运营商,建立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对查处多次违规架设和胡乱附挂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并取消其施工入围资格,屡教不改的则收回搭挂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