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讲了这几点:
第一点是时间难对准。城市大脑收集信息的基础,是城市中各种各样的视频、数据,压缩后再送到云端处理。但每个摄像头,都有自己的时间,一旦启动,就按自己的时间在跑。时间长了,难免有很大误差积累,时间对不准,那问题就大了。
第二点是位置难对准,现在摄像头在哪里,当初设置时,都是操作员用鼠标,在地图上点一下,实际位置可能差很大。
第三点是数据传输的问题。不管视频、还是数据,为了尽快传出去,要进行压缩,一压缩,就没那么清晰,云端判断起来,难度就要大不少。
第四点是计算速度,现在城市大脑的云端调动起来,只能同时处理两百个摄像头的东西。要是有成千上万个摄像头,怎么保证运算速度呢?
这意味着,未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所谓需求,对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而言,是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商机,更别说这么有潜力的一个产业。
在高文演讲中,他认为,杭州目前已经走在前沿,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提议城市大脑应该“先在杭州落地,然后迅速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至于前景,高文非常看好。他说:“大家应该利用好这个天时地利,好好的把这一轮的人工智能,不管你是做研究的、开发的、产业的,好好的干一把。”
“好吃”的,还不止这一桩
现在说到杭州,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电商、电子支付、互联网经济、云端技术等等。
但是,难道就光这些吗?
昨天,对杭州未来如何发展,杭州市副市长陈新华起了个“底”:以城西科技大走廊,城东制造大走廊为重点平台、扎实推进之江实验室的建设、加快打造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西溪谷区块链小镇、萧山万象区块链创新金融城、大江东航天航空产业园等一批未来产业级的集聚区和平台。
昨天,就有一位重量级嘉宾谈到了杭州航天航空产业。
他就是乌拉基米尔·伊萨延科,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国家科学院院士。在前苏联时期,就将很大一部分航空航天产业放在乌克兰,比如说,一些飞机的发动机就在乌克兰生产,因此乌克兰的航空航天科研能力相当强。作为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乌拉基米尔·伊萨延科在该领域的地位可想而知。
伊萨延科说,他在乌克兰时,就已经听说过杭州,这次到实地后,更亲眼看到了杭州的良好发展态势,让他坚定了与杭州合作的信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双方的资源利用和杭州发展潜力,开展一系列项目的合作,共同推进发展。”
乌克兰航空工业实力强劲。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讲了这么一点,“这个城市优越的人才政策和人才生态,可以说实在是太好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这里对人才的渴求和有力的保障,我相信有这样的人才生态作为保障。我们的项目已经有了50%的成功。”
值得注意的一点,这些神秘客人并不只是演讲而已,事实上,他们还在行动。光已阅君知道的伊萨延科为例,他目前就在积极推进与杭州开展航空航天研究机构建设的合作,进行以航空航天为主导的多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先进技术的落地转化,吸引乌克兰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杭州来创业。
有了这些顶尖级神秘人物的加持,杭州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实,一句话就可描述清楚: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