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就在家门口 名师就在你身边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0-11 07:16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毕业班的师生 照片由上城区教育局提供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2017年的上城教育已经走入了后现代的概念,它不能再执着于外围的扩张,而是更应该考虑整体内涵的建设。现在,我们凝神聚力,整体提升区域办学质量,为实现“名校就在家门口”而努力!

9月26日,首家 “浙江省少年海事学校”落户上城,杭州市大学路小学被授予省级“少年海事学校”称号,至此,上城教育的土地上又孕育出了一块特色教育的基地。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穿着白衬衫,系上红领巾,满怀赤忱地说,希望学校能努力把海洋教育提升为区域精品课程,辐射到整个上城区,乃至整个杭州市、浙江省,引领上城区域课程建设。

在项海刚以及上城教育人的心目中,上城这块教育的沃土,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也引领着新时代的创新。

“1599年创始的崇文书院,建于1703年的紫阳书院,200多年历史的杭十中……可以说,杭州最具历史特色的学校,大多从这片土地上植根发芽。”对于上城教育的过去,项海刚如数家珍。

“2017年的上城教育已经走入了后现代的概念,它不能再执着于外围的扩张,而是更应该考虑整体内涵的建设。既要守住历史,做好店小二,又要让老树发出新芽。过去,我们是集中精力为几所学校做亮点,那是为少数学生和家长服务。现在,我们应该为全体人员服务。”

多年来,上城教育在杭城百姓口中一直是张“金名片”。项海刚说:“如今,上城区教育在高位发展的基础上,把更多着眼点聚焦在提升区域所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内涵发展上,‘名校就在家门口’正在变成现实。”

名校就在家门口

为学校量体裁衣

“教育,就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做到让老百姓少焦虑、多幸福。但是现状却是,家长往往为了追求名校而焦头烂额。”项海刚说。

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均衡适性的教育,项海刚提出名校概念的新诠释:让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化品牌,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名校。

目前,上城区已经有不少特色鲜明的学校。比如娃哈哈小学有生存训练;大学路小学有海洋教育;紫阳小学有茶艺课程;10月8日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湖畔校区惊艳亮相,洋溢着浓郁的英伦风;明年改建启用的惠兴中学旧址,也会精致呈现,又不失历史韵味。

项海刚说:“若是无法大规模改建,就要将学校的人性化与高科技结合,创造学校独一无二的价值。让周围居民不会觉得,学校小就是条件差,而是家门口的学校,我放心。

“我们还鼓励学校自己和自己比,自己挖掘特色。拿校长4年的任期制举例:当我们对校长进行任命,就是把帽子戴好;第一年,校长需要做一个三年发展规划实施,也就是给学校穿好衣服。三年后,学校有没有实现这个规划,由第三方来进行评估,就像给衣服贴了质量标签。自己提目标,也就有了自己的奔头和信心。”

除了学校自身建设,上城教育还开展了十分丰富的名校集群模式与校长流动机制,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目前,上城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成立15个名校集团,幼儿教育段16个名园集团。通过学校发展的共同体,把优质学校的管理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资源移植到新办学校和普通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今年一月,建兰中学和惠兴中学的集群化发展让学区内很多家长振奋,这种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的结合又是名校集团化发展中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建兰中学在名校集群发展中承担起了一所民办学校的社会担当。建兰不仅为惠兴带去了一支10人左右的骨干队伍,还联手‘教’,联手‘考’,共享资源。对老百姓来说,惠兴中学就是一所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学校,还有名师,这样的学校,你们说想不想来?”项海刚幽默地一句反问。

除此之外,今年南星地区成立的山南教育集团也是上城教育的一大手笔。清河实验学校、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小学、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三校集群,统一招生、互通资源。

胜利实验学校校长张浩强兼任杭州市教科所附小校长,同时担任两所学校校长,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理念快速移植,办学优势资源快速整合共享,补齐短板。

名师就在你身边

让教师和孩子都有幸福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老师的指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一个好老师也能够带动整个团队的氛围。近年来,上城区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更好地带动区域发展,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各个层级推出了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并促进老师交流。

目前,上城区已设立20个“名师工作坊”,它们都设在那些需要帮助的普通学校,由名师直接与年轻学员面对面,手把手看教案,把所在学校的教研工作带动起来。让每所学校都有充足的名师资源,这也是上城让“名校就在家门口”的底气所在。

今年八月,马益彬老师从胜利小学调往清河实验学校担任副校长职务。“我喜欢用一些手机软件、移动教学技术来丰富课堂。”走进马老师的课堂,你就会被他的创新所吸引。来到清河后,他希望能用活力感染到更多孩子。

为了让上城的教师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认同感,将幸福感传递给学生,上城区构建了“五阶段”获奖教师平台,通过“新苗奖”、“新秀奖”、“能手奖”、“风华奖”、“红烛奖”评选,为不同教龄的教师提供发展动力。三年一轮大洗牌,每位教师都有机会成为“五阶段”获奖教师,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拓宽教育的维度

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

孩子的教育阵地并不应仅限于学校的课堂,项海刚认为,要拓宽教育的维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

今年5月16日,上城区推出了“星级家长执照”课程,让家长也要持证上岗。

目前,课程已经为上城家长提供310多堂“纯干货”,内容跨度从0岁到15岁。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可以在线学习,还会不定时推出线下互动。

“我们要让孩子保持生命的长度,所以在课程中有生命健康教育。我们还要让孩子保持生命的宽度,因此要能够教导孩子学会沟通,扩大知识面。要提高孩子生命的高度,就要在人格、信念、价值观中有引导。” 项海刚说,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当家长在新生命开始前就对这三个维度都有所思考,那么这个孩子也一定能身处更好的教育环境。

当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除了文化成绩,上城也更多关注到了孩子们的体艺发展。今年9月初,崇文实验学校、娃哈哈双语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此,上城区共有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久,首个“杭州市地方戏曲曲艺教学实践基地”落户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这都是上城面向学生全面素养,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事件。

“对学生的培养当中,体育艺术、生涯规划都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与社会构成纽带的重要载体。这样的载体应该成为我们的课程。目前,上城也在凝聚各方力量,为学生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多元平台。当孩子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清楚自己未来能做什么,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上城教育一方面支持学校建设特色课程,另一方面也建立共享机制,把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的课程,提升为区域精品大课程,在全区共享,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项海刚说:“我希望,未来上城区的每个学校都成为一个品牌,一个学习中心。让名校就在家门口,名师就在每个孩子身边。”

当孩子一步步走出家庭,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时,教育就要在行走中落地。上城教育培育了一系列一校一品的德育课程,建设七大主题的德育基地,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教育路径,并致力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上城版本,让社会资源服务孩子发展,学校成为学习中心,使上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孩子们的课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张宇璐 通讯员 陈韵 沈芳蕾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2017年的上城教育已经走入了后现代的概念,它不能再执着于外围的扩张,而是更应该考虑整体内涵的建设。现在,我们凝神聚力,整体提升区域办学质量,为实现“名校就在家门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