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8年 杭州这家老修鞋店的朱师傅去哪里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0-07 08:16   

中山南路泗水弄的朱师傅鞋店,开了38年,恐怕是杭州城里最老的夫妻鞋店,他们服务过的顾客遍及杭州的各个角落。

但今年,很多客人到店里修鞋,都会问起:朱师傅去哪里了?这声寻常的问候背后,是一个温暖又悲伤的故事。

朱师傅修鞋店,朱师母(右)在修鞋。

1

她们都觉得我帅

我觉得还是鞋子修得好些吧

中山南路,太庙过去、严官巷不到的地方,有条泗水弄。左通白马庙巷,右通严官巷,弄里住了几十户人家。弄口有一家年数很老的修鞋店,开到今年正好38年。店主不消说,自然是朱师傅两口子。他们修鞋手艺好,价格公道,为人善良,四面八方的顾客都赶到他们店里修鞋、修包、修拉链,远的下沙、瓶窑、萧山赶来的都有。

前几天,我第一次走进朱师傅修鞋店,并不知道这家店的历史,完全是被海报吸引进去的。迎面是一张真人大小的海报,海报上的人就是朱师傅,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她们都觉得我帅,我觉得还是鞋子修得好些吧。”再一看,这个修鞋师傅还真的挺帅,特别笑起来,用女孩子的话说:萌萌哒。

出于记者的好奇心,很想认识一下这位颜值很高的修鞋师傅,嘴巴下意识地问:“朱师傅在不在?”店里有几个女的,都说“不在”。

“朱师傅去哪里了?”那两个顾客模样的女子有点不耐烦:“出去了。不在。”

“那你是不是就是朱师傅?”我又问一个正在做鞋子的女人。“不是。”

“那你就是老板娘了?你贵姓?”“姓王。”

“朱师傅他什么时候回来?”奇怪的是,没人再回答我。那两个女顾客收好鞋子,其中一个买了双新鞋,跟修鞋的女人说了几句,走了。

我正纳闷。那个老板娘一看时间,也拍拍屁股走了,说是回去做饭。过了会儿,来了个瘦长的少年换班。他一进来,就开始全神贯注看报纸。

不死心,跟他(事后证实是朱师傅的儿子)聊了几句,“你帮大人看店啊?你爸爸呢?”结果全程他连眼皮都没抬,一张报纸遮住半张脸,只听到鼻子里发出来文不对题的“嗯”“哦”“啊”。

再晾下去,我快成咸鱼了,只好告辞。一个多小时后,我又重新走进这家店。老板娘朱师母已经吃过晚饭,正在修鞋。

朱师傅的海报至今还挂在店里

2

朱师傅去哪里了

这回,朱师母终于肯跟我多聊几句。我听了半天,才弄懂意思:朱师傅哪里都没去,他去世了。

言归正传,朱师傅修鞋店的朱师傅叫朱水张,朱师母叫王凤娟,都是绍兴人,来杭州后就住在泗水弄的一间平房里。朱师傅17岁跟着二哥修鞋,后来二哥不做了,他接上。原本是路边摊,泗水弄整改时,朱师傅把公厕改建的12平米店铺租下来,变成了现在的“朱师傅鞋店”。

本来一家人也熬出头了。大女儿大学毕业,已经当上了会计,还有个儿子读初中,3个人养一个,总养得起的。没想到前年,朱师傅检查出了肺癌,一边做治疗,一边在店里干活。关于生病的事,朱师傅不声张的,所以很多来修鞋的顾客都不知道。

“那段时间才叫难熬,又要管店,又要管朱师傅。现在慢慢熬过去了。他生病的时候,全部都是进口药,他也不想走,他说万一我是万幸中的一个呢。我老早叫他去看,他不肯去看。最后,悔死了。”

朱师傅今年3月去世后,朱师母接过了这家店,早上5点起来修鞋子,一直要做到晚上九十点。她最怕来个客人问:朱师傅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太难了,越伤心,越说不出口,偏偏每天都有人来问。

店里呢,仍旧挂着几年前媒体给朱师傅拍的大海报。朱师母一般回答:朱师傅出去了。有些男顾客听到这里就罢了,而一些女顾客偏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朱师傅到底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朱师母烦不过,会说:朱师傅出国去了。

可是有些老顾客反而起了疑心,脑洞大开问出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你们是不是离婚了?朱师傅是不是有小三了?

“谁会想到他走了?都想到他大概离婚了。有种顾客就说,朱师傅是不是到国外去了?因为有个小姑娘在澳大利亚,每年回来都带鞋子,我老公给她做一上午。我说,是的,到国外去了,到遥远遥远的地方去了。他们说,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很想他。我说,还早嘞,还早嘞。”

还有种情况是:来的客人问,朱师傅是不是进货去了?知道点的人还会进一步问:朱师傅身体有没有好一点?旁边有顾客熬不牢,就说了出来:朱师傅死了。但问的人却很生气:你怎么咒人?这么说话也太伤人了!

后来陆陆续续,有些顾客知道真相,后悔不迭,难过不已。这几个月,不断有老顾客和老街坊怕朱师母生活有困难,扔下钱就走,500元、2000元的都有。

“他们讲,你小孩子这么小,压力这么大,你怎么生活呢?我说,慢慢熬,孩子慢慢会长大的。可是,真的有好多顾客,钱一放,就走了。他们说等你儿子以后大了,再谢谢我们好了。”

前几天,一个大伯走在路上听到朱师傅没有了,他跑到店里,“我也没带多少钱,这点钱拿着。”丢下500块就走。朱师母要追又追不上。

有些人修了10块钱的鞋子,扔下100块就走。还有些人故意在这里一口气买好几双鞋子,“他们说我放在家里慢慢穿。我说我知道,你们就是想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朱师母说到这里,一肚皮气:“你说我尴不尴尬,难不难过?我从来不拿人家钞票的,一是一、二是二的呀!”

3

不好涨价

那天晚上,我在朱师傅店里一直坐到10点,来修鞋、取鞋、聊两句天的人没断过。讲到朱师傅,都说朱师傅人多少好。

“朱师傅,我坐汽车钞票没有,你好不好借两块钱给我。”他就笑嘻嘻说:拿去。

“外公外公,你每天都笑眯眯,你人最好”,小孩子也不怕他,要来玩他的工具箱。

鞋厂老板发错尺码,朱师傅都照收,宁可自己钱不赚,也要给他们销掉。

连一起住了没几天的病友,都打电话来问他。一个病房6个人,朱师傅起先是情况最好的一个。别的病人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是朱师傅去劝啊劝啊劝,劝好的。连医生都想不到,他这么开朗的一个人,会走得这么快。

晚上8点多,一个大叔拿了双开胶的球鞋过来,朱师母给开裂处上了胶水。“我住在南星桥,基本上鞋子都在她这里修。”大叔付了3块钱,走了。这里的修鞋费大多是3块、5块,10块钱算贵的。

朱师母气起来,你知道朱师傅临终前怎么嘱托的?留了4个字:不好涨价。“我真当气昏了,他除了顾客,心里没有第2个人,他做出来的东西都跟新的一模一样。”

“我是没办法,他要我把店做下去。顾客都说,你不好走掉的,你要是拆迁搬到哪里去,要通知我们一声的。有的小男孩说,阿姨,你们还在这里,我鞋子破了,又想到了你,我小孩都有了,你们还在这里啊。大概杭州我们是最老的(修鞋店)。我老公走的时候说,你有能力,做好一切事情。还有,不好涨价。”

因为朱师傅一家就住在修鞋店后面的巷子里,真是想休息都休息不来,顾客找上门,都是直接来敲门的。朱师母叹口气,说,朱师傅以前每天做10多个小时。

“有个男人打电话来,问你在哪里,我可不可以过来有个包要踏两针。我说你在哪里?请告诉我。他说我在杭州大厦。我说这么远,你就在杭州大厦弄好了。他说,你是不是实体店?我说修鞋还有不是实体店的?结果他来了,包是个好包,我修好了。他儿子说,对不起阿姨,这里已经是第3家,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弄好了。他问多少钱?我说5块钱。他说,啊,我连停车费都不够。”

4

人啊,都是逼出来的

朱师母的修鞋手艺,是跟朱师傅学的。本来头脑活络的她是做外贸的,在红太阳还有个摊位(红太阳地摊,1980年在浙江展览馆西侧的马路上开张,1992年搬到环城北路上,再后来有了环北小商品市场)。是朱师傅把她拉回来,一起守修鞋店,两个人轮班倒。

“有些顾客说从来没看到我。其实我早上5点多起来,帮朱师傅做好(鞋子),再去叫儿子上学。晚上我先管儿子睡觉,弄好了再来帮朱师傅做。”

朱师傅是个顶真的人。当初朱师母第一次上手修进口鞋子,对胶水的性质没把握,请朱师傅把把关。结果朱师傅说:“我跟你说了没用的,你还是学不会的,你要自己去掌握,才能学会。”连邻居都看不过去,“你这个人,连自己老婆都不教”。

“我主要心里不踏实。但他那个人不肯教,就要你自己学。”朱师母说,那个时候朱师傅已经得病了,但修鞋还在做的。

推算起来,海报上的照片是2014年拍的,朱师傅白皮肤,白牙齿,头发葱郁。2016年的媒体报道上,照片里的朱师傅已经是平头,苍老了很多。我还找到2015年某电视台栏目的一则新闻,画面上的朱师傅坐在现在朱师母坐的藤椅上,一直低着头,手里活计没停过。记者采访时,他说得很轻,但很自信,还带着清楚的笑容。他的侧脸,看着有点像苗侨伟。

“那个时候他还会说话,后来他没了。我去打针灸,那个医生安慰我:你也不要哭,你就当跟他离婚了,那就对了。可是有一天修鞋的机器坏了,他活着的时候,也没说过该怎么办。我就抱了个机器哭,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离婚了还叫得着,他那个地方我又打不通电话,我把手机都扔破了……”

朱师傅活着的时候,朱师母一直不肯学电瓶车。可是那次,她用电瓶车驮了机器,一个人骑了去。“人啊,都是逼出来的。”

戴上这个面具,是为了防住磨鞋底时产生的碎屑粉尘。

5

最好的头子15块

朱师母的右手腕上绑了条黑带子。“腱鞘炎。没有这个东西,手发软,没有劲,这也是职业病,在四院针灸科打了好几次针灸。”

“一个大伯换了两部车,来修一双老壳皮鞋。很硬很硬的,要缝起来。他说换了两辆公交车,拜托你帮忙修修好。我打了两天针灸,做不来事。他就说,你给我磨下。”

没办法,修鞋的行当花的时间多,钱又少。朱师母指着自己的藤椅说,“这个椅子你坐一天,试试看?什么事不做,都累。哪个吃得消坐?冬天冷,夏天热,我两只手都放不下去。不是我空调买不起,是装了空气不好,不流通。”

“原来我老公生病时要收徒弟,说6月里最空,你来,我教你。人家不肯来的,这个行业又脏又累。”

对,又脏又累,但朱师母还少说了一句:偏偏还少不了。说话的工夫,有个姑娘儿拿了双镶满铆钉的女鞋,“阿姨,能不能给我撑大点?我实体店买的,才穿了一两次。”朱师母接过一看,“旁边有一圈‘刺猬’,我给你拉拉试试看。”“好的,不急的。我过两天来拿。时间长一点不要紧的。”

说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朱师母的印象里有一大堆例子。“过年前,一个男伢儿拿了一只LV包,问我修修多少钱。我说最好的头子是15块,广州出的,拆开来稍微有一点看得出的。他说那我到专卖店去修。年腊月廿八我休息,廿九我在搞卫生。‘阿姨,对不起不要关门’。我说你怎么又回来了?他说,你把我这个包儿弄弄,否则我正月里没得用了。我说你不是到专卖店去?价格我晓得的,298。他说,800块了今朝!”

朱师母说:“这批老邻居老早就来说,你要是不做了,电话留出,我们跟你到家里。你外孙也不要管,就门口坐坐。你说做了这么多年数,叫我不做,我还舍不得,好像这里一天不开,味道就毛难过。就跟菊英面店有这么多老顾客,吃惯他的口味,一天不吃喉咙里就痒痒的,二三十年吃了的,成了每个人的习惯。”

6

放在你店里,肯定都在的

朱师母和朱师傅一样心肠好,附近有个老头子经常听干休所的老姐妹老兄弟说“有事找朱师傅去”,他就拿着假牙来让朱师母修理。

“他说自己是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今年93岁,要我用砂轮帮他磨假牙。”朱师母说,不做,又不好回报(拒绝)他;做了,万一假牙磨坏了,就是万把块钱。怎么办呢?老爷子缠着朱师母:你一定要给我做,你一定做得好的。

朱师母只好把砂轮搞干净,替他把假牙上的钩磨平。老头子拿到假牙,清水里洗了洗,带上去一试,哭了,说出来一句:“我总算有饭吃了。”从前他咬东西,一口下去假牙上的钩就钩到牙床肉,很痛很痛。

“笑死了!谁相信,连牙齿都修?能帮就帮一下,帮不了也没办法。”还真多亏了这家“万能修鞋店”,修鞋、修包、配钥匙、换拉链、拷边……还要加上一个特殊功能:寄存。

萧山那边的顾客把朱师傅修鞋店当成了中转站,从萧山过来,顺手把买好的菜或者物品放在店门口,再去杭州城里办事。

前年“苹果6”刚上市的时候,有个心大的顾客把手机放在店里充电,人就走了。人家说,朱师母,你的手机响了。朱师母一看,是别人落下的,先收好。晚上那位顾客大姐才来,坦荡荡地说:放在你店里,肯定都在的。

还有皮夹落在店里,自己不晓得,跟小姐妹到东站买羊毛衫的。“中午吃饭,有人说:这只包怎么放在这里。我说拉链坏掉了。那个人说拉链没坏,拉开来,里面还有钞票。幸好皮夹里有身份证,一看这个人,我认识的,马上打电话到她家里去。”朱师母打了3个电话,对方“当我是诈骗犯!”

“还有个小姐妹还要发靥。‘我这个包你这里放放。’我说你放好了。她回来问我,你晓得我包里有啥东西?我说我怎么晓得你包里有啥东西。‘给你看看。我刚刚银行里拿来的20万钞票。’”朱师母的绍兴普通话讲起这件事情来,简直有绍兴莲花落的功效:“我说吓死我了!你不会跟我讲一声,万一我不在,给人家拿去呢?‘喔,你这里,又不用担心。’”

其实,小姐妹也好,街坊邻居也好,对朱师母都是“管”得很牢的。比如摄影记者第2天去给朱师母拍照,有个大妈悄悄问他:她老公的事情你知道不?“我说我知道的。她是怕我又问朱师母朱师傅去哪里了,伤她的心。”

7

你不做?我们还要穿鞋子嘞

夜慢慢深了下去。店里只剩下我、朱师母、朱师母的儿子小朱。

这两天小朱过敏性咳嗽,学校里请了假,朱师母都是夜里带儿子去看急诊。

墙上挂着支付宝的账号。因为经常有年轻人来。“阿姨,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有些路过了就再来给我。我跟女儿说,我天天在学雷锋。我女儿给我弄了支付宝,还弄了无线网络。”

恰巧,一个外地游客路过,买了双鞋垫,用支付宝付的款。游客走后,小朱不放心:“妈妈,你看下手机有没有到账。”朱师母说:“不用看。不要说二块五,5块我都不看的。”

朱师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再做10年,儿子一工作,就不做了。结果,顾客们说,你不做?我们还要穿鞋子嘞。

“我们这批人不做,这个行业肯定没人做的。哪个要做?都喜欢轻松的行当。上次电视台来采访,问你为什么没有让儿子把店接过去。我说,这我儿子不要忙死的?连老婆都讨不到。哪个人这么好,跟你来守爿店啊!”

坐在边上的儿子突然插话:妈妈,那你把价格涨上去!

“不来事,你爸爸讲过不好涨价的。”这么一句以后,她沉默了好一会儿,再说下去,“他们说价格太便宜,我说1年以后我会涨价的。他们问为什么要1年以后,我就不想说了。”

这个朱师母想关掉,又关不掉的店,如果哪天不做生意,电话就会被客人打爆。那天晚上,她对萍水相逢的我,居然说了很久很久。她的儿子坐在边上,一直沉默。她讲到落泪,起身去拿纸巾。讲到后来,又笑了。又长久沉默了。

一直听她讲故事到她女儿回来,10点收摊。我悄声问她女儿,你爸爸哪一月走的?才知道:今年3月。

回头看看朱师傅海报上的照片,真希望这只是故事,而不是生活。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戴维 摄影 朱丹阳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中山南路泗水弄的朱师傅鞋店,开了38年,恐怕是杭州城里最老的夫妻鞋店,他们服务过的顾客遍及杭州的各个角落。 但今年,很多客人到店里修鞋,都会问起:朱师傅去哪里了?这声寻常的问候背后,是一个温暖又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