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发展带来满满获得感 幸福杭州交出五年精彩答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9-11 09:27   

    这5年,你记住了杭州的哪些关键词?地铁开通、GDP破万亿、礼让斑马线、G20杭州峰会、拥江发展……

    时光流逝,有些城市记忆凝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一则誓言却始终如一响遏行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始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5年来,杭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谱写城市华章,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全国第10个“万亿元GDP”城市,5年年均增长9.0%;圆满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惊艳了世界,带动城市踏上建设世界名城的新征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10.3%,2016年分别达到52185元、27908元……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它转化成一座城市最自豪的荣誉:2016年,杭州成为唯一连续10年上榜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幸福感,来自于城市国际化水平大提升。

    天堂杭州何其幸运,借助G20杭州峰会机遇,开启了城市国际化新征程。

    600个环境提升项目让城市基础设施、民生建设全面提速:亚洲最大交通枢纽铁路杭州东站建成投用;“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1、2、4号线相继开通;萧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峰会后,杭州频频在世界舞台上引来瞩目:获得2022年亚运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游泳大会承办权;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41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全面实施;入选全球百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

    当大气磅礴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在全世界面前亮相,当《纽约时报》将杭州列入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当拥江发展战略描绘出城市新蓝图……杭州市民发现,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幸福感,来自于城市综合实力大跨越。

    全国第一个实现公交移动支付的城市、全国第一个全市级开通地铁手机购票的城市、全国第一个采用“数据大脑”助推政府决策与管理的城市……杭州屡开全国风气之先河,让生活在这座城市、最先受惠的老百姓,也与有荣焉。

    以信息经济为“一号工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杭州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这里一个也不少。从一张工位,到遍布全市的众创空间,再到特色小镇、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江金融港湾,及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让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在杭州找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5年,杭州GDP突破万亿元大关;2016年,杭州首次逆袭北上广,人才净流入居全国榜首;2017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连续10个季度实现20%以上的增长。

    幸福感,来自于城乡面貌大改善。

    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令人心潮澎湃;建设美丽中国样本的重托,杭州牢记在心。当信念转化为行动,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答卷,与百姓的亲身感受对标。

    百姓看到,水清了——“五水共治”,杭州初步实现城区污水“零直排”、县市全域可游泳。

    百姓看到,天蓝了——杭州市民爱上朋友圈里刷“天气大片”。“五气共治”,让蓝天白云与杭州人常相伴。

    百姓看到,城美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昔日江干蔬菜基地要升级成钱江新城2.0版;美丽乡村建设,让桐庐芦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村”……

    幸福感,归根到底来自于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座城市将前行路上的每一项成就,转化为厚植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触的温暖细节:在这里,“无现金支付之城”成为一张金名片,礼让斑马线从道德标准内化为城市品质,15分钟居家养老生活圈让老人安享晚年……

    回首往昔,钱塘江两岸春风浩荡;展望未来,世界名城啼声渐昂。一个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向我们款款走来。

    “互联网+”

    热潮涌

    “创新地”激荡创客梦

    本报记者 唐骏垚

云栖大会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集中展示平台,也成为浙江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国内外顶尖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9月初的云栖小镇,已是一片忙碌。再过1个月,将有7万人从全球各地前来参加杭州云栖大会。在云栖小镇中大银座5幢3楼的“五叶草大数空间”,王献旗及其团队正在为大会紧张地忙碌着。

    从默默无闻到集聚了620余家创新企业,这位来自上海的前三星和GE中国区高管,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云栖小镇的崛起。“小镇的发展越来越快,身边的创业伙伴越来越多,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他说。

    王献旗所从事的行业,与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大数据产业紧密相关,“我的工作就是教创业者们如何把一堆枯燥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东西。”这样的“大数据培训机构”,只有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发达的地方,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王献旗最初的创业地是上海。2015年,他毅然将“五叶草大数空间”从上海迁到杭州,成为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

    身处互联网行业的王献旗,对杭州的“互联网大数据”了如指掌:2014年把“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列为一号工程;2015年迈入万亿GDP方阵;2016年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除了阿里巴巴,这里还有网易、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一大批中坚力量,更有无数创业公司在各个特色小镇落地生根、快速成长。

    正是因为看到了杭州信息经济蓬勃发展之势,王献旗才坚定了在杭州创业的决心。而两年多努力打拼的结果,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目前已有70多家大数据创客企业入驻“五叶草大数空间”。

    在杭州生活近3年的王献旗,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不管是坐公交,还是在路边买烤串,拿出手机扫二维码,已经成为习惯动作。发达的信息经济推动了杭州的智慧化应用,为这座城市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信息经济对杭州GDP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2017年上半年,信息经济增加值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20%以上的增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正大步向前。

    获得感

    大提升

    处处新景人人欢颜

    本报记者 霍翟羿

备受瞩目的之江实验室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揭牌成立,为浙江新一轮发展插上更加强健的科技翅膀。

 

杭州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着力惠民。馒头山区块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后,新农贸市场开出。

    初秋的早晨,在第一缕阳光照亮白墙黛瓦之前,揭宏凯早早拉起了馒头山店铺的卷闸门。老家在建德大同镇的他,2016年10月在这里开了一间包子铺。因为馅料足、口味好,很受周边居民欢迎。

    然而2013年刚来杭州时,揭宏凯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在这里落地生根。当时租住在馒头山脚下的他,感觉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遍地违建,群租房聚集,许多人家里没有通自来水和燃气,过着每天生煤炉、倒马桶的日子。

    2015年底,借G20杭州峰会东风,馒头山区块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借势启动。这块沉睡了60年的土地,在短短半年间“翻天覆地”:违建拆了,危旧房改了,水电燃气都通了,路也修好了,建筑围挡撤下,充满浓郁中国风的民居赫然出现在眼前。

    从那时起,馒头山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揭宏凯的认知。他眼看这里的公共设施一点点好起来,店铺一家家开出来:游客集散中心来了,健身房、日料店开张了,文创产业的引入为老旧社区注入了全新活力。揭宏凯包子铺的生意,也随之一天天红火起来。

    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城市现代化的福利,G20杭州峰会推动的这场城市有机更新中,蜕变的不仅仅是一个馒头山。

    报纸上、电视上、手机上,揭宏凯隔三差五就看到“老城新生”的新闻。隐于西湖边的思鑫坊,整治后还原了雕花门楣、清水砖墙的石库门建筑风貌,打造了一张富有民国风情的“旅游金名片”;紧靠钱塘江的望江新区拆改后,将建成智慧、金融等高端产业聚集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

    但这座城市的改变,还不止于此。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出门在外,揭宏凯总有新发现:家门口多了一个可以歇脚的“口袋公园”,路边的指示牌更简洁易懂,公共场合总有免费WiFi可以连接,公共自行车24小时提供服务,还有“最多跑一次”改革让老百姓和企业办事更快更方便……

    连续10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获得全国平安综治优秀市、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这一串荣誉彰显的,正是杭州“以人为本”“共治共享”的城市设计理念。

    一座城

    正成长

    滩涂上崛起世纪城

    本报记者 赵路

作为钱塘江金融港湾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塘江金融城重点打造金融科技先导区、金融总部基地、产业金融示范区三大业态功能。

    “我家的老房子,以前就在这里!”站在奔竞大道与金鸡路交叉口,萧山宁围街道利二村村民何强感慨万千,边说边比划着。“那时,四层高的砖房,被一圈简易辅房围着,再外面就是农田了……”顺着何强手指的方向望去,曾经的“利二村”已化身为“利二花苑”。村口三四米宽的小道,扩建成10多米宽的柏油公路,小区里绿树成荫,十多幢浅咖色高层住宅,与不远处气势恢宏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浑然一体……

    刚刚过去的5年,杭州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显示,杭州市区面积达8003平方公里(含临安),是2012年3068平方公里的约2.6倍。

    如今,在杭州主城区上班的何强,在家门口坐地铁,15分钟就能到达公司。10条地铁线路、“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快速路网和“五位一体”大公交系统……杭州城市版图扩大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缩短了。往南,钱江世纪城蔚然崛起;往西,未来科技城已成创新高地;往东,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项目频频落地;往北,运河两岸开发连片提速……城市每个角落,正展现着越来越强劲的脉动。

    以前,何强怎么也不会想到,国博中心、奥体中心、城市之门……这些标志性建筑会出现在自己家门口;他不会想到,地铁、机场高速、博奥隧道会围绕着他家而建;他同样想不到,自己2岁的女儿,有一天将去崇文小学、学军中学这样的名校上学……对于这位从小生长在农村的80后而言,他的心底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我的家,就在城市中心。

    最近,何强常常听到一个词:拥江发展。而他家所在的钱江世纪城,正是“拥江发展”的主战场。何强不了解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以“两廊一湾”为核,以公共配套先行,走出了一条城市化跨步发展之路。

    凭江远望,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千亿级产业集聚区、富阳江南新城开发已箭在弦上。目光再远一些,浦沿、良渚等11个城市“次中心”已划定……可以预见,在迈向国际化城市的道路上,杭州还将继续成长。未来,更多的“中心”将矗立在西湖边、钱江畔。

    文明风

    树标杆

    斑马线前礼让“最美”

    本报记者 吴佳妮

杭州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阳光家园里,老人们正在做养生保健操。

    因为一张雨中向斑马线前让行司机竖大拇指点赞的照片,张能庆和女儿去年成了“网红”,竖大拇指也成了杭城斑马线前的新风尚。现在,杭州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过马路时竖起大拇指,给让行的司机点个赞。

    对于这样的结果,新杭州人张能庆毫不意外。作为杭城知名的公益达人,他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服务站,同时还是银丝坊公益理发店掌门人、“单车猎人”行动发起人。过去5年,张能庆最开心的就是和朋友们组织的公益活动,能刮起一阵“杭儿风”。他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杭州市民维护城市环境的自觉性越来越高。这要归功于礼让斑马线的示范作用。

    过去数年间,杭州多管齐下,在全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礼让斑马线现象。“礼让斑马线形成风尚这么难的事都做成了,给杭州市民带来极大的自信和自豪。”张能庆说,杭州是全国文明城市,又经过G20杭州峰会的洗礼,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这些文明礼仪,如今正成为这座城市越来越多人的自觉和习惯。

    改变的背后,是5年来杭州全面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化“文明出行”“文明待客”“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系列文明主题宣传教育实践行动。2016年3月1日,《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用法律“为好人撑腰”,也让杭州成为全国最早实施文明立法的省会城市之一。

    而最让张能庆感到温暖的就是,这座城市随处可见的“正能量”:188万余名注册志愿者,公羊队、滴水公益等一大批志愿者团队,传递着爱与温暖;在危急关头,会涌现吴菊萍、蒋承仁这样的身边榜样。“杭州人都会盛赞这些平民英雄,杭州人也十分乐意传颂这些感人故事,这是牵引城市向善的力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吴雅茗 俞熙娜 张留  编辑:余彦君
返回
这5年,你记住了杭州的哪些关键词?地铁开通、GDP破万亿、礼让斑马线、G20杭州峰会、拥江发展…… 时光流逝,有些城市记忆凝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一则誓言却始终如一响遏行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