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江南药镇今年成了优等生。
浙江的特色小镇,刚刚经历了每年一次的大考,这份不久前公布的成绩单,让“差等生”们如坐针毡。
8月2日,全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公布对前两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和培育对象的考核结果:78个省级创建小镇,在2016年度考核中,6个被警告,5个被降格。
而在去年的考核中,这组数字是:37个特色小镇,3个被警告,1个被降格。
“这就是优胜劣汰,这个速度在加大,预计明年力度会更大。”8月4日,在对11个被警告、降格的小镇的约谈会上,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说。
什么样的小镇会被警告、降格,甚至惨遭淘汰?
“11个小镇之所以被约谈,很重要的原因是推进不力,建设滞后。”翁建荣表示。
随着浙江省特色小镇第三批创建名单的公布,浙江已大致形成百个特色小镇的布局,截至目前,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升至108个。从这两年的成绩单中,我们已能看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哪些共性问题,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是要警告降格的。
投资额高,反而吃了苦头
这次2016年特色小镇考核结果公布之后,磐安江南药镇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施雄飞暗暗出了一口气:辛苦一年,总算打了个翻身仗。
去年,浙江特色小镇的首次大考中,磐安是3个被警告的小镇之一,100分的总分,得分32.9分。
“当初浙江向全国推出10个特色小镇典型时,我们排在第一个,怎么会想到2015年考核时,竟然被警告。”对于这个结果,施雄飞坦言2015年做得的确不太好,但警告是万万没想到的,“我们当时想,怎么样也是合格。”
《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曾明确“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10亿元,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和信息经济、旅游、金融、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不低于6亿元”。
属于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江南药镇2015年的投资达到了10多个亿,远超标准。
但恰恰是这个巨大的投资额让江南药镇“吃了苦头”。
“说我们规划不清,本来只考核江南药镇这3.9平方公里,但我们把新城区的产业都计算在内了。”磐安江南药镇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高对当时省里的两句评判印象深刻:固定资产投资界限不清,有拼盘现象。
投资多就可以了吗,万一乱投呢
知道考核成绩后的那段时间,分管的县领导每个星期都跑来一趟,开会研究找短板,每个人都要谈点内容出来,施雄飞也做了反思,“其实我们当年特色产业的投入是4个亿,如果不打包新城区的产业,占比绝对达到70%,这样一搞,反而画蛇添足了。”
为什么会这么打包?施雄飞说:“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没读透省里的政策,当时还是把这个特色小镇理解成产业集聚区了,所以一味侧重投资额,忽略了其他方面。”
存在类似误区的,不仅仅是江南药镇。
在今年的约谈会上,杭州湾花田小镇负责人说,其实2016年小镇投入了13多个亿,但主要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的比重偏低了。同样的,余姚模客小镇的特色产业占比只有21%,南湖基金小镇特色展业占比是36.5%。距离70%的占比要求都相差甚远。
在翁建荣看来,这是典型的投资结构失衡,特色产业投入少,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实体经济,“有些小镇觉得自己一年的投资数额也不小啊,但还是得分低,问题就在这里。”
2016年,江南药镇把界限不清的投资全部剔除,在特色产业集聚上,以保健品为主,市场转型升级,目前入驻的相关企业达到600多家,同比翻了一番。这也是其完成从警告到优秀逆袭的原因之一。
没有特色,还能叫特色小镇吗
在磐安新城区大麦坞村,有一只高约10米的金色药葫芦,这是提升磐安药味特色的景观之一。在小镇客厅,以及浙八味药材城周围,不少建筑的外立面正在改造,白墙青瓦的江南风取代了原来土黄色的欧式风格。
“2015年的考核中,我们有一项得分是零,就是形象进度。说江南药镇整体形象不佳,绿化景观没有,药味药韵没有。到药镇里面来,也看不到样子。”陈高说。
当年考核中因为形象失分的还有苍南台商小镇,今年的考核结果中,它从原来的警告晋升为良好。
“我们这个小镇是从零做起的,当时还在搞拆迁征地,景观建设更无从谈起了。”台商小镇建设指挥部副主任刘荣杰说。
而2016年的考核中,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和余姚模客小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都是0。这被认为是穿新鞋走老路,将特色小镇等同于一般的产业集聚区。
不做事不行,做不到位也不行
在今年的约谈会上,11个小镇在建设中出现的有效投资不足、产出低效、创新乏力,统统被归结为推进不力。
举例来说,从财政收入增长来看,2016年的考核中,有3个被约谈的小镇财政收入零增长;
从特色产业产出看,一个高端装备制造类的特色小镇主营业收入占比低于平均值56.8个百分点;一个旅游类的小镇,旅游市场拓展不快,游客量不大,年游客人数低于旅游类小镇平均值34.3个百分点;
同样被警告的南湖基金小镇则是对科研投入的认识不够,没有申报科研项目。一位被警告小镇的负责人表示,据他的了解,有部分小镇在申报之初觉得先报了再说,至于以后怎么建设,并没有很明确的想法。
省发改委、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2016年的考核中,就发现部分小镇存在“为面子、抢牌子、争政策”的现象,申报时千方百计争取,创建时有气无力,任由小镇自由生长、自生自灭,遇到重大问题不协调,碰到具体困难不跟进服务,导致项目推进不力。
一位在今年的考核中进阶不少的小镇负责人也感叹,“如果总结经验,最特别的经验就是领导重视,这绝不是套话,一旦被警告,县领导要被约谈,真的很不好看,压力很大的。”
被评优秀,也不敢太高兴
刘荣杰在思考台商小镇从警告到良好的经验时,表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严格对照省里的创建要求,“比如要突出产业、功能融合、特色明显。我们之前就是对自己的特色和定位认识不是很清楚,我们这里不像绍兴黄酒、诸暨袜业,产业特色明显, 特色是什么,怎么抓很关键,后来是在摸索中认定要突出台商要素。”
从警告到良好,刘荣杰说,这个成绩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本来以为,这次只是能合格。”
而对于从警告一跃成为优等生的江南药镇,施雄飞也没有太大的欣喜,“县领导也说了,即便是优秀也都过去了。我们马上面临的就是下一次考核,压力很大。”
对于每一个“镇长”来说,一年一度的考核就像是紧箍咒。
“做得好,降格的小镇照样明年可以归队;被警告的明年也能进合格、良好甚至优秀。特色小镇要速度和数量,但关键是质量,严字当头,接下来只会更严,考核更细。如果做得不好,该降格降格,该警告警告,该淘汰淘汰。”翁建荣说。
对于每一个“镇长”来说,一年一度的考核就像是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