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记者手上有一份《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发布于今年6月2日。其中重点任务的第一条第一点就是:开展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包括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在内的浙江史前文化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历史文化,尤其是因为久远而遗存稀见的史前文化,总能激发出人们浓厚的好奇心。对浙江人从哪里来的求知,其实不光是文化探求,更是精神上的溯源。
于浙江而言,跨湖桥文化不仅将浙江的人类文明史提前到8000年前,同时证明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也可以说,兼容并蓄的浙江发展特色可以上溯至久远之前。
跨湖桥文化的断代曾因其“过分”进步,一度受到质疑。考古科学的证明将质疑化解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份“先进”正是钱塘江史前文化独具的优势。浙江文化中富于创造力的基因,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其历史源头。
6.5米深的湘湖水,挡不住与8000年前的一次相遇
室外,酷暑。最高温度超过40°C。
室内,恒温。全年保持在23°C上下。
这将近20°C的温差,必须为它而存在。
踏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遗址厅,6.5米深的湘湖水下,一条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独木舟,仍在它最初停泊的地方安放。浙江先民的生活,借由一条独木舟,以及同一遗址发掘出来的其他物件,一一展现于当下。
跨湖桥文化
从未知到知道得多一点
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人,是新石器时代人群从山地走向沿海平原的第一批“弄潮儿”。他们初居下游河口地带的文明状态,震撼了无数走入博物馆的参观者:慢轮修整技术制作陶器、繁盛的彩陶装饰、世界上最早漆器、火焦法制作的独木舟……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把浙江的史前文化,由河姆渡往前推了一千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如是说。而且,发现不是终结,“浦江上山文化的发现、命名与跨湖桥文化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跨湖桥文化不可能在这里横空出世。”
正因如此,2004年,跨湖桥文化命名之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就围绕跨湖桥做文章,重新梳理浙江的史前文化,“浙江考古近十几年真的是成绩斐然,新发现一个接一个。跨湖桥文化的发现和命名,一下子就打通了钱塘江流域各个史前遗址的文化联系。这也符合人类总体发展规律——就是由山地洞穴往河谷平原发展。”
如今,沿钱塘江水系上溯,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地区,很多与跨湖桥有关的遗址都被发现了,比如浦江(钱塘江支流)上山文化,它是目前已知的浙江史前文明的上限——距今11000年。浙江的史前文化脉络正一点点清晰:距今约11000年的上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5300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行进中的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让史前浙江人的作为浮出水面。
科学追问
让几近消失的遗址终得保留
2009年秋,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其中,遗址厅深入湘湖水下。由此,参观者只要进入这座博物馆,就可以与8000年前的独木舟、携带着8000年信息的遗址土层,进行亲密接触。事实上,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挖掘、研究、贯穿其中并将延续至未来的遗址保护,并不容易。
1960年代初,跨湖桥遗址最早被关注到,但正式发掘已是1990年。此前20年,跨湖桥遗址之上已是城厢砖瓦厂(1970年左右建成)的厂区。1990年5月30日,一位叫郑苗的学生在湘湖捡到文物。随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将其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一年的10月至12月,跨湖桥遗址完成了第一次考古发掘,但并未持续。当时,跨湖桥文化作为比河姆渡还早的文明,并不被认可——因为它出土的文化因素,太过先进。
1999年至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挖掘了跨湖桥以南约23公里的诸暨楼家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当专家对浦阳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专题考古调查时,新发现的遗址有浦江上山遗址、萧山乌龟山遗址、金鸡山遗址、舜湖里遗址等。最后一站是被“冷落”近十年的跨湖桥遗址。这个时候,1990年的考古发掘区域早已消失,摆在考古队员面前是一个巨大的取土坑,深度超过10米。经过探掘,取土坑东部尚存一块遗址堆积。2001年5月至7月,跨湖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6个碳十四测定数据经树轮校正,证明遗址距今8000-7000年。
直至2002年,那里发现了举世瞩目的独木舟。
随后,2004年,“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
文物原址保护
文化要流动起来
“浙江文化富有创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现在其历史的源头。在浙江新石器时代最为著名的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浙江先民们都以不同凡响的作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创造和进步的印记。”——2005年5月30日,习近平曾经在杭州写下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其中有上述这一句话。
吴健介绍,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中,保留下来的是2001年、2002年的考古发掘现场。跨湖桥遗址保护厅直接建于遗址之上,独木舟在进行原址脱水施工,底部接触的依旧是8000年前的土壤。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就是把遗址保护好,然而“难就难在是原址,独木舟没有离开地面,土壤里面的温湿度、含水率,直接影响文物脱水效果”。
正因如此,独木舟的脱水,到现在仍在进行当中。
十几年来,工作人员当然不会囿于一条独木舟的保护,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从2009年开始,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每年举办一届跨湖桥文化节。今年的第八届跨湖桥文化学术研讨会将在10月举行,主题学术研讨将着眼于史前早期玉器。
今天的研究者思路很清晰,遗址类博物馆必须以遗址保护为基点,积极拓展跨湖桥文化研究,加强史前遗址间的学术交流,让遗址“活”起来,从而达到承继和弘扬跨湖桥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