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里是杭州最大的群租房聚居区——仓库改建的简陋出租屋,狭小的空间里最多同时住着160户300多人,被认为是杭州旧社区的代名词。
如今,这里成了一座“城市综合体”——办事、买菜、会客、托儿、看病、养老、娱乐……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足不出门,社区居民在这里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生活体验。
这里是上城区梵天寺路54号,馒头山社区邻里中心。
它像是座城市综合体 给你全天候生活服务
“应该就是个社区服务中心吧?”提到“邻里中心”,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第一反应。然而,馒头山邻里中心的内涵远远不止如此。
“社区居委会在居民心里可能是个办事机构,但‘邻里中心’却是彻底融入了大家的生活。”馒头山社区主任陈骏打比方说,“馒头山社区有个特点,就是每户人家的居住面积都很小,有的甚至10多平方米就住了4口人,客人来了常常没场地招待。我们的‘迎客厅’,其实就把居民家里客厅的概念延伸到了全社区,只要是社区居民,大家谁都可以在这里迎客、会客,从早上8点半一直开到晚上8点。”
走进邻里中心,这个以家庭客厅设计布置的“迎客厅”除了居民迎客、会客外,还是社区居民了解社区事务,享受社会专业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的窗口。同时,厅里设有“百岗通”和“议事坊”,前者通过一名“全能型社工”一站式受理居民的各项办事需求;后者则是共建单位、党员小组长、民情观察员、民间意见领袖等多方协商处理社区里各类问题的场所。
实地走了一圈,记者发现,除了解决居民的办事需求,邻里中心还有邻里菜场、邻里食堂、邻里礼堂、邻里医院、邻里学院等12个生活区域。舞蹈排练、手工剪纸、书法绘画、下棋打牌、幼儿托管……各个年龄层的居民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服务。
“它就像是座城市综合体,给你全天候生活服务。在这里,生活就像逛商场一样。”陈骏说。
“那‘上座率’高吗?”记者问。
“来的人不要太多哦。”上城区文明办吴伟胜说,“不管职业、不管身份,来邻里中心都是一视同仁,很接地气的。”
今年64岁的来荷仙,打小就住在馒头山,老年食堂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是差不多年纪的老街坊,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吃完就约好一起去公园散步……别提多有滋味了。”
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馒头山社区老年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一荤两素10元,两荤两素15元;60岁以上老人打6折,分别是6元和9元。
除了老年食堂,设在邻里中心的农贸市场、长者照护园、卫生服务站、社区文化公园、乐活家园等等都很受社区居民的欢迎。“要想邻里氛围好,好的场地离不了。”在馒头山住了30多年的居民潘爱平说,足有1.2万平方米的馒头山社区文化公园,原先就是片菜地和露天茅房,现在却成了邻居们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考虑到社区里老人多,出行不方便,1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直接就设在了邻里中心的正中央……
在来荷仙眼里,“邻里中心”不再有社区居委会的印象,更像是家的一部分——老邻居们谁家有个什么事,在邻里中心保准能沟通、好解决,“邻里之间其实就应该像这样,邻里和谐了,生活过得才有滋有味。”
居民期盼
更多小区有温暖的邻里关系
滨江区水晶城小区居民王政雷:
如今在城市里,一扇门、一堵墙,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真希望更多新小区也能有这样温暖的邻里关系。
专家观点
贴合社区的特点
治愈邻里的冷漠
杭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周旭霞:
重建和睦的邻里关系,通过设计尊重居民真实需求的载体十分重要。比如在以青年人为主的小区,这些居民基本都处在人生中最忙碌的时期,要用好微信、微博、QQ群等互联网手段,开展如“邻里关照”“妈妈联盟”等符合他们人生阶段的温馨行动来拉近邻里关系。
另外,社区里生活人士的社会阶层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维度。在现代化社区,青年人更希望参加诸如公益行动、读书会、投资分享会、运动会等活动,一定要贴合社区的特点,用他们喜欢的载体和方式去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来治愈邻里的冷漠,千万不能一刀切。
杭州日报 记者 黄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