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7个村签约清零 拱墅城中村改造按下“快进键”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6-12 08:39   

    精度力度环环相扣 “拱墅速度”这样炼成

    纵观拱墅城中村改造,会发现不少地方正在以势如破竹的速度在推进:4月29日,东新、大关实现整村签约清零,从启动签约到全面完成,用时不到一周;5月17日,仅3天时间,涉及蔡马新村地块和九十六亩头地块的蔡马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签约清零……

    这样的“拱墅速度”是怎样炼成的?走进这些“城中村”,会发现答案就在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中。

    上塘街道皋亭社区,是上塘街道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整个“村”4000多当地居民,但是有3万多人是流动人口。皋亭村“三驾马车”(三个工作组)齐驱并进,4天实现签约过半,一周时间700户完成653户。这样的速度,不仅有政策、配套的保障,还有创新举措。

    在正式启动签约前,上塘街道开展一次耗时3天,全覆盖式与被征迁户“提前轮”约谈;为确保整体征迁的公平性,街道尝试在启动签约洽谈前,组织“洽谈签约号”抽签,并在后续工作中严格执行“叫号”机制,避免被征迁户无序排队现象;在征迁现场,还设有现场协调组,协调解决租、住、商户矛盾,确保被征迁户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同样的还有蔡马城中村改造项目。提起蔡马,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提起舟山东路美食一条街,很多人就明白了,舟山东路一条街500多户商铺,就位于蔡马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九十六亩头地块。

    500多户商铺,其中不少在这儿经营了数十年,积攒起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有感情。让他们搬走,为城市发展让步,其中难度可想而知。然而,5月17日九十六亩头地块启动74户农户签约,仅花了1天时间,就实现签约清零。

    蔡马城中村改造之所以能上演“速度与激情”,原因有很多,最明显的,就是2011年,蔡马第一期城中村改造时蔡马人家回迁安置房,让拆迁户们对今后的回迁安置很放心。

    在启动签约前一天,工作人员更是与动迁组、评估公司连夜重新梳理征迁户的具体补偿情况,确保一碗水端平,工作一直做到了凌晨3点。“公平公开公正不是随便说说,在蔡马,同样的人数、同样的面积、差不多的装修,赔偿基本差不多。”蔡马经合社支部书记、董事长宋来富说。

    正是以这样“速度、力度、精度”环环相扣的攻坚战术,让拱墅城中村改造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

搬迁在即,老邻居们在老年活动中心前合影,共同憧憬美好未来 钟黎明 摄

搬迁在即,老邻居们在老年活动中心前合影,共同憧憬美好未来 钟黎明 摄

    老年过渡安置等举措 让城中村改造更有温度

    城中村改造,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百姓有更好的生活。“征迁顺不顺,民生是保证”,这是拱墅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秉持的原则。

    杭州拱墅湖州街和东教路交叉口有一幢三层的灰色小楼,走进去会发现,里面住的全是老人家,他们说着同样口音的杭州话,这就是蔡马城中村改造老年过渡公寓。

    这幢老年公寓就是为城中村改造准备的。“老人年纪大了,征迁时在外过渡不方便,也很难租到房子。”蔡马社区书记朱仪胜说:“所以我们把7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起来,进行集体供养过渡。”

    蔡马城中村改造老年过渡公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到今年4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目前有71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79岁的王素珍就和老伴一起住在这里的一间单间,她说:“蛮好的,有独立卫生间,还有食堂,都不用自己烧饭了。”

    房间的卫生间里有洗脸池、淋浴房、马桶、热水器等,房间内铺设好地板,安装好空调、窗帘及灯具,床头还设置呼叫按钮,配备有24小时监控。

    其实,这样的征迁老年过渡房,在整个拱墅都很普遍。拱墅康桥街道平安桥社区早在2009年就以“集中供养”方式解决老年人过渡问题,并于当年4月顺利入住第一批过渡老年人。目前,拱墅全区有9个集中全托供养点,集中供养老人796人,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征迁过渡、生活照料等实际困难。

    老人们聚在一起,离家不离乡,为的是方便照顾,也是乡愁在萦绕。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拱墅区文广新局奔赴征迁一线,宣传收集老物件和民俗资料,为这次轰轰烈烈的改造,也增添了一分温度,守住了拱墅的“根”和“魂”。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吴佳妮 赵庆功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