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展示了三份特殊的“求是信物”
《竺可桢日记》、两颗小行星命名授权书
和已故校友林俊德的遗物手表
记者 许康平 摄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昨晚,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文艺晚会在校歌《大不自多》的合唱声中拉开帷幕。
百廿辉煌绵延,四方校友咸集。来自全球的校友代表、退休教师、浙大后勤保卫人员、贵州湄潭县浙大小学学生,和浙大在校师生一起联袂献演“求是弦歌”,深情回望浙江大学120年的发展历程,共同庆祝母校双甲子华诞。
校庆晚会一共分为“国有成均 在浙之滨”“昔言求是 启尔求真”“何以新之 开物前民”“树我邦国 天下来同”四个篇章。启真湖畔夜未眠,近3500名“浙大人”在现场观看了演出。
浙江大学第三个甲子的新征程也由此开启,一代代“浙大人”将朝着共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砥砺前行!
一盏费巩灯 点亮浙大梦中国梦
在浙大人的生命记忆中,有一盏特殊的灯叫费巩灯。
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期间,学校条件艰苦,学生用的是桐油灯,灯光昏暗,油烟大。1939年,竺可桢校长委托物理系教授束星北改进设计,效果很好。时任学校训导长、政治学教授费巩用自己的津贴请人制作了800多盏送给学生,学生们称之为“费巩灯”。现在,每年的浙大新生开学典礼上,新生代表从教授手中接过“费巩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固定环节。
校庆晚会上,文琴舞蹈团的演员率先点亮了手中的费巩灯,随机放置在全场的无数盏费巩灯渐次点亮。光影闪烁,宛如群星闪耀,浙大师生用一首诗朗诵《仰望星空》,致敬在科学探索领域不断求是、不断启真的浙大人:“他们是浙江大学的荣耀之星,他们是共和国的希望之星。在这个光荣而庄严的时刻,浙江大学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今天的中国是开放的,今天的浙江大学也是开放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子负笈留学的心仪之地。《霸王别姬》《十八相送》《说唱脸谱》……浙大留学生代表们用中国传统戏曲串烧的形式,祝亲爱的母校120岁生日快乐。
当中国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潮头上,当浙江大学行进在实施“双一流”战略的恢弘征程中,浙大师生代表以浙江大学的名义说出了《浙大梦·我的梦》:“今天,我们浙大人发出庄严的宣言,我们愿以毕生去奋斗,我们愿用生命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