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二房东 管建设 管租金 管分配……
“安居乐业,房子是大事,是吸引留住人才,让中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幸福生活的大事。”西湖代表团杨一青等10位人大代表“关于加快制定《杭州市住房保障条例》的议案”,第一个出现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议案建议系统。
人大代表杨一青,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所以特别关注教育和人才的问题。
“我现在还在做一些校长培训工作,有校长跟我说,去外面招人,就碰到过住房的问题。”杨一青说,尽管杭州有一些人才保障住房措施,但仍有很多有意向到杭州来工作的人才“够不着”人才房的要求,而自己在杭解决住房问题又有一定困难,没办法,只能“转战”周边城市。
有的人想住因为条件不合格不能住,那住进来的人,有没有合规,让我们政府资源的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
杨一青还是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行风监督员,曾跟着工作人员多次调研。他又举了一个例子:“管理部门对退出、收租金等问题缺少执法手段,有些住户直接说自己没钱,该交的房租无法催缴上来,政府部门的文件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真的很难保障政策执行力。”
10多个保障住房政策文件“分头作战”
但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地方性法规
保障性住房一般指的是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这几年,杭州一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将再下重力,“加强居民住房保障”被列入市政府10大民生实事,代市长徐立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6万套,竣工4.5万套;新推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6000套,货币补贴1500户。
这些房子该如何规范管理、公平善用?
杨一青说,目前杭州“管”这批住房的是各种文件,比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租售并举实施细则、公租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等,但都属于政府规范性文件,的确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同文件针对的是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彼此之间有交叉、也有重复,杭州需要统一的地方性法规来规范住房保障工作。
巧的是,上城代表团李国平等11位代表,今年也提交了“尽快制定《杭州市住房保障条例》的议案”。
针对现有保障房管理没有相应法律条例的问题,这份议案说得更直白:“杭州自2011年出台了《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管理暂行办法》,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得以显著改善,但在实施过程依旧存在住房保障工作机构不健全、立法层级较低、管理执法主体缺失、执法手段空白等问题。”
立法要解决什么问题?
杨一青说,首先是法律责任设定问题,针对应当退出保障性住房而未退出、隐瞒事实或弄虚作假骗保、违规使用保障性住房等情况,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增强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力;
其次是网络问题,涉及审核、公示等职责;
还有房产面积核定问题,要明确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曾经有过(现已转让)的住房,是否应纳入房产面积核定范围等;
最后是管理问题,如何更好明确和规范申请家庭入住后的权利和义务等。
保障性住房目前怎么管?
管理部门:公租房管理已经用上“人脸识别”技术
杭州今年将交付的保障性住房有不少——
经济适用房方面:除了三墩北的德泽家园一期1086户经适房要交付外,同在一区域的景溪北苑还有3000多套经适房将交付;康桥的康馨苑、半山的桃源,加起来也有近千套经适房会在今年交付。
公租房方面:东风杭汽地块有3320套公租房,运河新城800多套公租房,今年会投入使用。
作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目前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善用?
昨天我们也采访了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他们也跟市人大代表一样,一直密切关注提升杭州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问题,尽管还有不足,但最近几年杭州公租房保障工作还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比如,今年3月,繁华里、璞悦湾公租房小区住房保障家庭办理入住,在省内首次试点引入人脸识别技术,每一位入住居民必须在人像采集机器前留下自己的大头照。
“这既是为了公租房小区的安全管理,又是为了防止违规转租的行为。”工作人员说,目前的人脸采集只是用于前期的数据库建设,设备正在采购。
人脸识别系统未来将设置在公租房小区的入口对居民进行抓拍,将抓拍图像跟数据库去对比,要是发现有些居民连续一个月没有出现,就会考虑有违规转租的可能,系统就会启动预警,这样就可以有效遏制公租房违规转租、闲置公租房等行为。
试点效果好的话,该技术将在杭州的新交付公租房小区内逐步推广。
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于违规行为坚决“零容忍”:比如对经查实存在违规行为的住户,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并将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不得继续申请保障性住房,对于拒不执行的通过司法途径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