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亭南区块现状。
封鲜花是典型的杭州女人。
即便墙体发霉,家里物件也收拾得清清爽爽,如同她这个人,打扮得整整齐齐,显得年轻又时髦。
可有一件事,她之前始终想不通。
从笕桥嫁到三里亭快40年,“当年也算是风风光光嫁进了城,你再看看现在笕桥都大变样了,我家门口这条三里亭直街,还是没动静……”
这条直街曾经风光过——早在上世纪初,这里便形成了街区格局。
百年风雨后,如今的三里亭南区块200余住户的住宅,被机场路、秋石高架和现代时尚的公寓楼包围,一边是高端楼群,一边是衰败老街,判若两个时代。
这里距离武林广场仅3公里,多年来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旧日繁华
楼达人1950年就来过这里。
“那时候直街已经有了,早晨乡民将自己种的蔬果拿到这儿兜售,形成了热闹集市。”对这些记忆,他专门写了篇文章。
这一片的历史,其实还更早呢。
再早,这里是机坊最集中的地方,史称“艮山门外丝篮儿”。
俞长寿,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会理事。前年,他在研究艮山门外杭州机坊文化时,在三里亭老街发现了一座“陈家大院”——清朝光绪年间,这里由陈雪泉开办的一座机坊,当年生产的“花”牌丝织在杭州曾小有名气。
现在,“陈家大院”的整幢老建筑保存得很完整,87岁的陈祖堃,也就是陈雪泉的孙子依然居住在此。
直街繁华,更是因为1949年后这里陆续冒出了红霞丝织厂、西子绸厂等。一到下班时间,工人鱼贯而出,直到消失在烟火气十足的巷子尽头。
封鲜花也是这些工人中的一员。
上世纪90年代后,工厂陆续关停,直街也衰落下去。
这样的环境
确实急需改善
来到三里亭南区块,第一感觉是城市已将“城中村”紧紧地包裹,那是一种看得见的围困。
在我看来,城中村弥漫着一种空间焦虑——房子没有卫生间,地下管网时不时堵塞,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正如封鲜花说,“能拆就好,困在这里真没有一点办法。”
这样的环境确实急需改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