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小长假,西湖景区不仅被游人挤爆,还因数以万计的“共享单车”刷屏。两万辆共享单车涌进景区,让西湖景区瞬间“沦陷”。五颜六色的单车,见缝插针、东倒西歪、胡乱停放,原本宽敞的人行道,竟一时间“无路可走”。打开微信、微博,随便一刷便是“共享单车挤爆西湖”的图文,秀美西湖凭空多出一块“烂疮疤”。
其实,这已经不是西湖景区第一次被游人和共享单车“挤爆”。就在10天前的那个周末,杨柳拂岸的苏堤南口,近百辆共享单车夹杂着电瓶车,横七竖八地停在人行道上,把路口挤得水泄不通,游客怨声载道。
出道不久的共享单车,因便捷便民为人所称道。然而,当自律文明没能跟上共享经济的步伐,再先进的技术也显得苍白无力。共享互联网经济的便利,需要各方共同尊崇共享文明。
尊崇共享文明,需使用者人人自律。共享单车的自由停放,不是随时随地的“无限自由”,必须基于道德和法治。停放整齐、不占盲道、不影响他人,这是最基本的“共享原则”。前段时间,杭州有名小学生在共享单车上挂起书签,倡议每个人“善待单车”“文明停放”,也有默默无闻把单车挪离盲道、摆放整齐的志愿者们,用行动来维护这个城市的秩序。记者在国外旅游时,曾看到有老人举着“此处不允许停车”的牌子,站在乱停放的自行车旁,提醒人们约束自己乱停车的不文明行为。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倡导着共享文明。
尊崇共享文明,企业责无旁贷。尽管各共享单车企业都表示有网格化管理方案,工作人员会不间断巡查,尽量避免随意停放等问题出现,但在这个小长假之前,各企业并没有人专门在景区管理自家的共享单车。当下的共享单车,看似仅是企业的商业行为,实则占用了社会资源。白热化的竞争导致企业过度投放,后续运营维护调度没有设计到位,引起社会管理的混乱、社会资源的浪费。改进共享单车借、存、用流程,理顺机制,重塑秩序,这既是该商业模式的题中之义,也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引导公众尊崇共享文明,还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小长假期间,西湖景区组织城管执法人员、志愿者等约150人,依靠人力引导和整理扎堆停发的共享单车,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维持秩序不能仅靠临时措施,还是需要更多长效管理机制。非机动车随意停放的乱象不是一天两天,只是因共享单车的出现,矛盾被急剧放大。要求公众文明停放,首先要“有地可放”。杭州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多少?怎样停放才是合法合规?违规停放会有怎样的后果?公众的每一个疑问,都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无前车之鉴,无可循之规。身处互联网时代,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每天都在“被刷新”。共享单车,能否真正成长为“共享经济”的表率,成为每个人的“共享福利”,这取决于创造者的努力、管理者的智慧,还有每一个使用者每一天的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