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公益团队成员杨来逸、黄安琪、冯志刚、李烨池、王锦、欧阳媛华(从左至右),是我的同事。作为媒体人,他们记录凡人善举,弘扬主旋律,作为公益人,他们乐于帮贫济困,传递正能量。 记者 陈中秋 摄
都市快报快公益的“利群阳光助学行动”,上个月刚荣获2016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奖。项目所在的“快公益”团队,也同时获得了由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浙江省慈善大奖——慈善工作奖。
从2001年到2016年,“利群阳光助学行动”,这份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温暖,从浙江出发,辐射到全国18个省、市,共资助了4万余位贫困学子,成长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和平台,用行动证明了“生活因温暖而美好”的都市快报理念。
制造“阳光”的快公益团队,成立于2014年1月1日。
作为全国最大传媒类公益项目,快公益开启了以传播公益理念为目的,资助帮扶为途径,推动“媒体做公益”、“公益新闻专业化”的实践。在唤醒读者内心的公益理想时,也通过发起一个个有效的、具体的公益项目,不断提升公益的专业化程度。
快公益在平面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都开辟了公益专题板块,搭建透明规范的公益平台,公布善款受助群体信息,挖掘“有温度”、“有故事”的公益新闻……这一切推动着“最美精神”的薪火相传,激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正能量。
快公益成立3年多来,共推出版面500余个,刊发报道250余万字,读者、媒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受助群体等多方的需求,都能够在快公益平台上找到交互渠道、实现无缝衔接。
不仅深耕“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快公益团队还创新推出了更多、更具参与性和传播性的新公益项目。
比如,策划运作了“免费午餐”、“救助抗战老兵”、“长腿叔叔·留守儿童关爱计划”、“杭州市公民爱心日”等大型公益活动近50余个。
通过“民间探索引领国家行动,公益项目试点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模式,快公益团队为一批具体社会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免费午餐”项目,推动了国务院“营养午餐”项目覆盖中国西部山区;“大病医保”项目,为中国医疗保障体制找到了“政府保障与商业保险”相辅相成的运作方式;“长腿叔叔·留守儿童关爱计划”,促使志愿者们发挥“造血”功能,带动当地因地制宜建设起农场,间接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个专业的公益人,一支专业的公益团队,能将小小的公益冲动,转化为10倍、100倍乃至无限大的正能量。
截至2016年底,快公益通过设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杭州市慈善总会下的各项专项,总计筹集善款约2000余万元。受益群体覆盖浙江、山东、广州、湖南、贵州、山西等17个省,受助人数超过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