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2016年的杭州,荡气回肠,光芒耀眼,余韵无穷。
2017年的杭州,站在城市国际化和“后G20”的全新起点,又当如何披坚执锐,一往无前,更上层楼?
我们,都在期待。当时钟的指针拨到2017,我们怀抱着一个余温尚存的过往,面向着一个涵义无尽的未来。
一张面孔,管窥产业大势;一个样本,折射经济冷暖;一座城市,吸聚世界目光。它们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一种“杭州新世相”。
以此为名,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一组系列报道。以微观视角关照经济全局,以点带面勾勒时间线条,复盘杭州经济在2016年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惊奇,洞察杭州经济2017年的可能机遇与走向。
今起推出首篇,敬请关注。
“2017杭州新世相”系列报道
文/记者 齐航 通讯员 贾小莲 舒俊 摄/记者 李忠
G20峰会之年,经济发展的“杭州速度”惊艳世界。
如果要问这个“杭州速度”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答案几无悬念:信息经济。虽然2016全年的经济数据尚未出炉,但信息经济的强大势能,已然转化为杭州经济高歌猛进的强劲动能。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信息经济增加值1865.8亿元,增长23.1%,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24%,对全市GDP贡献率超过50%。
5G车联网、城市数据大脑、YunOS操作系统、工厂物联网等具备引领性的创新成果,来源于一个个创新主体的闯关突破;信息经济的“杭州速度”背后,是政企学研一整个生态体系的可靠支撑。
新生态催生新突破,新起点孕育新可能。挥别2016,拥抱2017,杭州正戮力将信息经济的“杭州速度”,转化为更加惊艳的“杭州加速度”。
面孔:5G车联网的缔造者们
杭州云栖小镇核心区,方圆1平方公里范围内,密集分布着34个通信基站。
这些基站在无形中编织起一张强大的5G之网,穿行其中的联网车辆,仿佛装上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灵敏应对超车、变道、行人避让、公交车停靠等突发状况。
为了这张网,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网络部规划技术主管岑曙炜和同事们,连续奋战了10个月,贯穿一场惊艳世界的技术试验从沙盘推演到落地实现的全过程,让杭州、中国乃至世界离5G时代更近。
对于信息经济而言,网络是基础支撑,而网络的基础又是标准。掌握了标准制定权,才能拥有更大的产业话语权。岑曙炜和同事们参与的这个“5G车联网”项目,正是中国第一次与国际标准组织同步启动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测试和验证。“5G车联网”的项目如果成功,则证明中国主导的LTE-V标准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能为中国争取5G标准制定话语权增添颇具分量的砝码。
“在车联网中,数据传输的微小延时,都有可能存在致命的安全隐患。按照60千米/小时的车速计算,传统移动通信的典型时延是0.4秒,车辆在此期间能移动6.7米。而在LTE-V的网络条件下,时延能缩短到0.04秒,车辆只会移动0.67米,变得更加安全和可控。” 岑曙炜解释说。
然而,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复杂性,也让项目难度远超过往。由于网络铺设需要尽可能缩短延时,基站需要布局得更加紧密,同时还要防止不同基站之间的信号干扰;车联网的产业链条涉及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车辆生产商、系统供应商等多种主体,绝非一个政府部门或一家企业能够想象和独立完成。
“为此我们联合了华为、上汽、西湖数源、中控的精干力量,组成了一个近50个人的团队,全身心扑在项目上,合力解决了设备与车型匹配、基站信号干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自2015年9月签订省部合作的项目协议,到2016年7月云栖小镇“5G车联网”项目第一次试车成功,岑曙炜和同事们鏖战10个月,顺利实现“惊险一跃”。
杭州移动目前已建成满足“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多连接”准5G要求的国际领先网络,使万物互联的能力更为强大。“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希望将上汽、西湖数源之外的更多品牌、车型接入网络,同时让网络的‘智力’更加强大,能从容应对行驶过程中更多的突发状况。”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岑曙炜和同事们再一次蓄势待发。
面观:杭州信息经济的“尖峰时刻”
如果说“5G车联网”项目的突破,是岑曙炜和同事们的“尖峰时刻”,那么杭州的信息经济发展,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尖峰时刻”。
三个多月前举办的云栖大会,会期与规模创下历届之最,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多名科技精英、8.5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观众超700万,诸多重磅成果发布震撼全球,杭州“云上之城”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利用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对宇宙起源进行数据分析,将作为天文学领域划时代的革命载入史册;杭州孕育的“飞天”操作系统,是服务全球的超大规模通用云计算操作系统;YunOS操作系统,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安卓、iOS的第三大移动端操作系统……杭州在信息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令世界为之瞩目。
云栖大会期间,杭州市政府还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在萧山区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城市数据大脑”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杭州成为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公共管理的城市,展现了杭州政企合作推动城市治理的理念路径和技术路径,在全球都是首创。
以“城市数据大脑”为代表,信息经济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渐次落地。杭州市政府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淘富成真”项目已累计举办路演51期,参演企业373家,阿里巴巴与富士康、英特尔的联合实验室落户云栖小镇;与航天八院的战略合作,梳理了一批潜在项目和可转让军工技术,将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与紫光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紫光集团将在今后5年内向新华三投入数十亿元的研发资金,在高端服务器研发制造、示范应用新项目引进等方面展开合作。
记者手记
打造“三度”兼具的
信息经济新生态
回望荡气回肠的2016,信息经济的“杭州速度”何以照进现实?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一直在求索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采访的深入,答案愈见清晰。支撑杭州信息创新与探索的,不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微观因子,而是一整个协同互补、彼此啮合的生态系统。
正如在“5G车联网”项目创新过程中,岑曙炜和同事们之所以能一往无前,是得益于中国移动、华为、上汽、中控等领军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人才团队和资源支持,以及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推动基础研发、高端突破的坚定决心。正如“城市数据大脑”之所以能由杭州首创,是得益于杭州拥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世界级公司,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应用前沿科技优化城市治理的超前思维。
在协同互补、彼此啮合的生态土壤之中,信息经济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杭州速度”也因此拥有了核心推动力。
以此为基础,杭州信息经济未来如何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方向或许在打造“三度”兼具的信息经济新生态。
所谓“三度”,即高度、深度和加速度。杭州可从政企学研协同创新的标本中提炼共性经验,然后推而广之,将更多创新主体纳入到生态圈中,推动更多尖端技术、底层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是为“高度”。依托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超前性的创新成果,抢占产业链高端话语权,并加快向具体应用转化,为中小微企业赋能,为传统制造赋能,是为“深度”。当“高度”和“深度”都已具备,“加速度”或许只是一个自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