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大主线 推进三化联动
萧山: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勇立潮头,奔竞不息。
近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一片掌声中落下帷幕。
整整三天的讨论会,代表们总结过去,畅聊未来。
过去五年,是萧山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萧山以“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为总纲,以建设三生融合美丽萧山为总目标,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
尤其是在2016这一年,萧山全面投入到了峰会服务的保障大战中,打赢了一系列硬仗,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未来五年,萧山面对“后峰会,前亚运”的绝佳历史机遇,要继续坚持以“三大主线”为总纲,以“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为突破口,在大力弘扬萧山精神、G20服务精神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随着杭州“跨江发展”“拥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萧山必将成为杭州钱塘江时代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
挺立在时代发展潮头的萧山,有信心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外景 梁臻 摄
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创新活力经济强区
过去的五年,是萧山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五年里,萧山坚定不移地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在高基数上保持稳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2016年预计萧山全区(含大江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亿元,年均增长8.5%;其中区本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万美元。
这一年,萧山企业集体发力,展现转型升级进行时。
万向集团获得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资质、新能源商用车生产资质,真正从汽车零部件集团升级为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
开元旅业集团新开21家酒店,总数达103家,跨国经营第一站法兰克福开元名都大酒店正式开业。
东南网架集团紧盯行业最前沿,推动钢结构向高端化、品质化转型,全年可实现产值160亿元……
目前,萧山正在积极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重点在骨干企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机器人。
未来五年,萧山将继续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城市化、国际化三管齐下。
把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短板,全力推进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各要素综合集成、各环节紧密协同的最优创业创新生态圈。
要大力发展都市经济。集中力量发展智能制造、信息、金融、新能源汽车、健康、旅游、文化创意等七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千亿级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撑萧山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要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浙商回归、萧商回归,强化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全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层次高、产出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力争在引进超10亿元、50亿元重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积极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招引国内外高端金融机构落户,做大做强现代金融业。充分发挥国博中心等场馆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打响“华东会客厅”品牌。深入实施“旅游全域化”“旅游国际化”战略,加快旅游综合体建设,实现旅游产业向休闲养生、文化体验、商务会奖转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还要打造现代产业发展大平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促进市北、桥南、益农、科技城四大区块协同发展,全力创建一流的国家级开发区。
空港经济区要以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提升临空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国内一流的航空都市区。
钱江世纪城要抢抓“两会”红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国际会议会展之都。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要推进景区要素整合,建好金融小镇,加快产城融合、湖城融合、人居环境融合,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国际化度假区。
更要高标准发展好杭州湾信息港小镇等特色小镇,使特色小镇成为萧山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推进新型城市化 打造国际范大都市新城区
过去的五年,是新型城市化大踏步前进、城市品质大幅提高的五年。
萧山大力度、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达184.14平方公里,扩大了30.84平方公里。
萧山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完善;机场路、临浦快速路、建设四路等沟通萧山东中南板块的快速通道陆续建成;一批断头路、瓶颈路被打通;市心路、金城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和五大入城口得到了整治;地铁1、2号线开通了,地铁5、6号线和杭州火车南站开建了,一套全方位、一体式、网络化的交通体系正在形成,群众出行也更加方便。
曾经不那么被人看好的钱江世纪城,借着峰会的东风华丽转身。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迅速成为了“网红”。
2016年,湘湖收获好消息,不仅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投资130多亿元的湘湖三期也顺利开园。这是一个可以堪比西湖的美丽水域,萧山人的湘湖梦圆了。
如今的萧山,再不是旧模样,道路两侧、入城口周边、沿河两岸、居民小区、城市公园等处,浓烈的绿色肆意铺展,美丽的风景俯拾即是。
未来五年,萧山将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彰显国际范的大都市新城区,坚持“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萧山要构建全域城市化新格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东部航空都市区、南部旅游生态区为两翼的空间布局架构。
要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区。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市北和城南新区提升建设,加大钱江世纪城、湘湖新城、萧山科技城等新城开发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钱江世纪城综合性商圈、火车南站商圈、地铁上盖综合体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一批展现国际城市形象的新地标。积极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建设国际社区、国际化商业街区,打造国际化政务和商务环境。
要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联网路、断头路,加密城乡路网。推进钱塘江、浦阳江、杭甬运河等骨干航道建设,形成水、陆、空多式联运体系。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轨道接驳系统,形成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多位一体”的公共交通网络。
要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城管”,落实“路长制”。还要大力推进特色镇街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瓜沥、临浦两镇加快发展,力争走在全省小城市建设最前列。实施特色城镇培育工程,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产业发达、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杭州样板区
过去的五年,是萧山生态文明铁腕推进、城乡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五年。
“三改一拆”硕果累累,累计拆违1725.5万平方米,拆改蓝色彩钢棚2277万平方米,拆除阳光房等屋顶违建15万平方米,被评为全省“三改一拆”行动先进集体,关停了义桥石矿和育才、南门等一批市场,拆除了机场路两侧、湖头陈砖瓦厂、顺坝围垦等一批老大难历史违建,搬迁了传化物流基地,拆后利用土地1.02万亩,城乡疮疤和视觉污点基本清除。
“五水共治”取得重大进展,消灭“三河”83条,疏浚河道905.7公里,规范整治2143个污水排放口,全区水质明显改善,1~3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至68.8%,河道初显“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的宜人景象。
完成228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关停906个生猪养殖场,消减生猪存栏77.3余万头。
实施临江、钱江两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成污水泵站72座,实现污水管线全覆盖。
投资43亿元的浦阳江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为建设浦阳江旅游生态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萧山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富有韵味的美丽杭州样板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理念将至始至终贯穿于萧山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科学地施策、精准地发力,坚决把好治污关,让萧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景更美。
为能让萧山人民更早地感受到这样的全民福祉,萧山已全面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
“清水治污”专项行动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严格落实河长制,完善河道保洁、清淤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河道淤泥集中处置中心,实现沿河排污口“零直排”,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Ⅴ类水等都是重要工作之一。
要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高标准淘汰高耗能、重污染产能及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做好关停矿山的生态修复和监管。
还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全面巩固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成果,充分运用山、水、林、田、湖等景观要素,使各组团、片区镶嵌在绿地、森林、湿地、河流之间,书写城乡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人与自然相融共处的美丽画卷。
加强社会民生建设 打造平安幸福先行区
浦阳江治理后再现生态美 吴元峰 摄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杭州峰会主会场 吴元峰 摄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五年。
萧山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70%。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预计达到9.7%和10.6%,农村居民收入位居全省第一。
萧山人民希望的“同城同待遇”得到有效解决,实施户籍、教育、医疗等9大民生领域与杭州主城区一体化并轨三年行动。
杭二中、学军、崇文等名校纷纷到萧山办学。省妇幼保健医院落户萧山,“十五分钟”医疗圈初步建立。
未来五年,萧山将面临又一次历史新机遇。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召开,萧山也将全力为亚运会的筹备工作贡献重要力量。
为此,萧山将超前谋划好亚运项目的规划、建设,以赛后利用要求强化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城市配套,形成“赛时亚运城,赛后宜居城”的良性态势。
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方面,萧山将大力弘扬萧山精神和G20服务精神,健全对外宣传和城市形象推广机制,精心策划萧山国际城区新形象。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精心维护文化遗址、历史街区、工业遗存,做好跨湖桥文化遗址申遗工作,建设G20杭州峰会博物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
要全面提升教育卫生现代化水平。全面实施“大健康”战略,努力建设“健康萧山”,使人人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服务。推进公立医院集团化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和境外名医名院办医,促进医疗资源和人才“双下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全面构建分级诊疗模式。
要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扎实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落实增收政策,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关爱制度,加强对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权益保护。
更重要的是建设法治萧山、平安萧山。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完善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机制。加强专项治理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
未来五年,萧山发展的四大目标
今后五年萧山区的总目标、总方向就是“打造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
——建成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含大江东)年均增长8%,萧山区本级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和全国百强区最前列。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8%以上,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发展平台。到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迈入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区行列。
——建成彰显国际范的大都市新城区。“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更加智慧精细,城市化率达到78%以上。城区品质和国际化水平有效提升,达到亚运会举办城市要求,小城市中心镇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和乡村更具特色魅力,萧然大地展现世界名城风貌。
——建成富有韵味的美丽杭州样板区。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治水拆违治气取得决定性胜利,三类水质河道占比大幅提高,创建成为无违建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城乡面貌干净清爽、整洁有序。“山水林田湖”生命体和谐共生,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再现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宜人景色,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景观更显东方品质、江南韵味和时代特征。
——建成群众满意的平安幸福先行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9%,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全省第一,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优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资源更加丰富,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省领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平安萧山、法治萧山建设取得新成效,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群众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