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杭州市政府分别对浙江贝达药业、浙江大华给予了50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对另外80个市级科研项目,也进行了通报表彰,按规定给予了奖励。
这些企业和项目为什么能获奖?原因都是源于科技创新。
在昨天举行的杭州市科技创新大会、一号工程推进大会、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说,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浙江省打造创新省份,建设科技强省的步伐也已经迈开。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杭州市要有足够的自信,也要看清和全国、世界等创新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全省、全国科技创新勇立潮头的排头兵。
把人才引进摆在创新驱动优先位置
科技创新,首要的是人才。赵一德说,要打造最优生态环境,就要坚持把人才引进摆在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的优先位置,用足用好人才新政27条和新版人才新政22条等一系列政策,引进一批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究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人才,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企业家,汇聚一批熟悉市场运作,具有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引进了,服务保障也要跟上。赵一德说,要把创新政策细化,其他地方有的政策,我们就做得更细,其他地方没有而杭州需要的,就先行先试。把体制机制深化,要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让数据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路。把配套优化,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外籍人才生活工作的配套设施。
激励人才发挥创业热情
杭州市提出37条意见
首先有高额的奖励。
航空航天、石墨烯、潮流能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资助,最高1个亿。这是目前杭州市金额最高的扶持奖励。
目前已有生物物理学家施一公,神经生物学家饶毅,物理学家潘建伟,力学家、物理学家陈十一等4人领衔的科研项目获得每个团队1亿元的扶持奖励。
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今后还将提高科研人员和团队成果转化后的收益。主要完成人或对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和团队,可获得现金、股份或出资比例等奖励和报酬。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至少70%用于人员和团队的奖励和报酬。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在杭实施产业化,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升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给予100万元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也有奖励,对促成省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杭州企业转移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30万元的补助奖励。
如果在非上市公司获得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在取得股权激励时暂不用纳税。
也有人性化的服务。
《意见》规定,外籍高层次人才来杭居留,90天内可免办工作许可证明,还可申请5年来华工作证件,子女可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及幼儿园,也可去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就读。
国内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子女,将享受杭州本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为解决科研人员创新的后顾之忧,《意见》还专门完善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制度。比如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可在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职称评聘的权利,工龄连续计算,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用,返回原单位时,保留原聘专业技术职务。
为了让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创新者大胆尝试,《意见》还建立了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氛围。
全程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针对企业,《意见》制定了全流程的激励、奖励办法和保障服务。
研发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或杭州发展信息经济“一号工程”重点领域,按企业研发投入费用,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助。牵头承担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任务的,杭州市按照省扶持经费1∶1比例予以配套。对建设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连续两年每年给予500万元资助。经认定的国家、省级企业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专项资助。
此外,杭州市还组建了杭州市工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10亿元。不久,杭州市还将争取设立杭州知识产权法院和杭州网络法院,全程为企业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3年后杭州将汇聚人才220万
建成国际网络贸易中心
会上还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同意杭州市、嘉兴市、长兴县、新昌县(简称“两市两县”)建立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在成功转化与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金融创新、人才激励、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浙江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探路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