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都市快报上的这一部雾霾简史
2002年11月13日,杭州市区许多地方从早到晚都被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家住新华路的市民打进快报的热线电话来问:“是不是哪里的化工厂出事了?”当时,市气象台向我们的记者解释了,这一现象其实是“霾”:在气象上,由尘灰或烟粒等悬浮颗料物增多造成的大气能见度下降的现象称为霾,典型的“霾”天气很少出现。
这是作为“雾霾”概念的“霾”字第一次出现在都市快报上。
这之后,“雾霾”二字频频在快报的气象报道中出现,但还没有和“温度、风力、雨水、云层”一样成为天气预报里固定的预报内容。
直到2010年。
关键词:监测站
2010年
杭州建了雾霾天气监测站 《今后气象预报要加上雾霾预警, 提醒你出门戴口罩注意交通安全》
2010年,杭州在上城区馒头山上建了一个雾霾天气监测中心站。
根据快报报道,这个监测站拥有目前国内最齐全、最先进的雾霾监测设备,可以分析雾霾的成分、形成原因等因素。
当时快报跑环保的记者刘云兴奋地说,有了这个监测站,杭州就可以建立雾霾天气的预报预警体系,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天气预报里听到“霾”的消息,提前预防了。
从那时起,确定了今后气象预报要加上雾霾预警。
2011年
关键词:PM2.5监测点
《杭州已有7个PM2.5监测点》
根据市环保局数据,2001年杭州灰霾天气有12天。2008年是158天,2009年为160天,2010年为129天。
从2009年的160天,到2010年的129天,这也是杭州近十年第一次出现灰霾天数的下降,其中PM10(包含PM2.5),从2005年的11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98微克/立方米。
市环保局说,杭州已经建立了7个PM2.5监测点。其中主城区有5个,分别在朝晖、下沙、杭钢、植物园和西溪湿地,萧山和余杭也各有1个。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和云栖国控点位的2个监测点也在计划中。
2012年
关键词:发布霾预警
2月15日 快报辟谣“楼层越高,雾霾越少”的说法 《霾或取代香烟成肺癌头号杀手,住得越高,得肺癌的几率越小?》
当时流行一种说法,住得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真的是这样吗?
2012年2月15日,快报记者葛丹娣采访了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谭季青副教授。
谭教授告诉快报记者,理论上说,楼层的高度与灰霾指数确实呈递减的关系,但事实上,同一幢楼的不同楼层,在不同时间,空气质量是随时在变化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赵伟荣副教授说:“浙江降雨量比较丰富,除了工业区外,大部分地方的环境都还是可以的。楼层越高,空气质量越好,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炒作出来的,学术上没有这样的统一说法。”
6月12日 杭州历史上首次发布“霾”的天气预警 《笼罩南京的灰霾 昨天随北风吹到杭州》
2012年6月12日下午2:30,杭州市气象台发布了霾黄色气象预警,这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发布关于“霾”的天气预警。
杭州市气象台首次提出一个概念——是风从北方吹过来的。
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根据监测,那天出现在杭州的灰霾,之前曾在南京、武汉肆虐,因为北方弱冷空气影响,高空有西北气流南压,把霾带到了杭州。
快报为大家想了些小办法来防范雾霾,比如出门戴口罩;开车时不要开窗,也不要用外循环;PM2.5白天浓度比较低的时候,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建议这个时间段锻炼等。
2013年
关键词:口罩
1月14日 快报委托专业实验室测试三种口罩,发现只有N95能阻挡95%的PM2.5颗粒 《N95口罩热卖,但它呼吸不畅医生不建议普通人戴这种口罩 要戴可能KN90口罩更合适》
这个冬天,杭州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省儿保、市儿保的呼吸科,患者爆满。
雾霾天气导致口罩热卖,但是不是所有口罩都能阻挡PM2.5呢?
2013年1月14日,快报记者委托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的口罩密闭性实验室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按照一般的医学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对于细小的颗粒物阻挡效果都很有限,甚至没有用。
只有医用防护口罩,就是我们常说的N95能阻挡95%的PM2.5颗粒。
但医生说,戴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是要经过培训的,否则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导致头晕。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一定要谨慎佩戴,同时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引发其他的负面影响。
1月23日 《雾霾天挂在屋檐的年货还能吃吗?晒在阳台的内衣内裤还能穿吗?》
雾霾的关注度直线上升,2013年1月23日,陆续有读者打进快报热线问,挂在屋檐的年货还能吃吗?晒在阳台的内衣内裤还能穿吗?
快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研究所所长丁玉庭教授。丁教授说,鱼干、酱鸭等腌制品暴露在空气里,小颗粒沾上去,有可能使得微生物繁殖起来,人吃下去肠胃系统等也许会受到影响,但这些东西吃之前只要洗干净,烧熟了,问题就不大。
浙医二院皮肤科吕中法主任医师说,雾霾中的小颗粒,不少肉眼看不到,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甚至能自由地“穿越”衣服,但即使沾到上面,量也很少,所以不必担心,因为穿了这些内衣内裤而生病的病例,从没碰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