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湖墅街道仓基新村一共2000多户业主,其中40%是老人,居民家庭互联网覆盖普及率尚不到50%。不过,最近,独自居住的刘大伯老两口过上了智慧生活。
有一回,刘大伯在卧室看电视,忘记厨房正在煮东西也忘记打开油烟机,热气水汽一弥漫,家里的烟感就嘟嘟报警,紧接着社区服务中心的电话、儿子的电话都来了。儿子在电话听完爸爸的解释还是不放心,“你到客厅里来让我看一看”——客厅墙上装了一个小小的摄像头。
为了让更多的中老年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拱墅区湖墅街道与杭州星戈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仓基新村社区试点建设智慧社区。与其他智慧社区项目不同的是,仓基做的不是某个单体的智慧应用,而是一个覆盖整个老小区的网络基础工程,它不仅为今后各种智慧应用接入社区提供了网络支撑,同时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原有的管理系统及终端设备进行整合,将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心结合起来,探索打造集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的智慧社区生态模式。
据悉,类似的老旧小区全覆盖打造智慧社区,在杭州尚属少数。
针对老人组建小区固话虚拟网
有事一键呼叫服务中心
仓基新村社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居民家庭互联网覆盖普及率尚不到50%。智慧社区项目首先解决的就是老小区的基础网络问题,建成了一个覆盖小区49幢住宅楼所有家庭以及小区所有公共应用系统的局域网。虽然局域网速度不大快,但足以满足居民上网聊天、购物、浏览网页等基本需求。
仓基新村老年人较多,有的没有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上网没关系,仓基新村就在局域网建设基础上,专门针对这些老人组建了一个小区固定电话的虚拟网络,就像酒店里的内线电话,居民们可以直接拨打短号和隔壁邻居免费通话,比如有个头疼脑热时可以一键呼叫社区服务中心。这门电话还连通单元楼的门禁系统,楼下有人按门铃,居民可直接用电话对讲、开门,非常方便。
接下来社区周边一些服务质量好、人气指数高、有配送能力的商家也将逐步接入小区虚拟网。今后居民在家就能叫“room service”,拨短号直达商家,服务上门。
老人几天没出门
社区管理平台会亮灯
仓基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杭州典型的城市老小区,基础设施相对陈旧,但因为地段不错,因此,出租户蛮多。加上小区住宅楼宇结构复杂,有一梯两户,也有像老底子筒子楼那样的一梯多户,这给管理和服务都带来一定难度。
湖墅街道有关工作人员说,“我们想通过智慧社区项目,一方面把社区所有人员、事物的动态信息摸清楚,然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有序地管理起来,另一方面,把社区原本相对独立的项目统统接入了智慧社区网络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形成社区管理数据库。因为掌握的数据精确了,通过数据分析需求,就能为居民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载体之一就是一张拇指大小的电子智能卡。
今年仓基新村所有住宅楼的单元门都进行了智慧门禁系统改造,所有住户都配有一张社区智能卡,它不单单是出入小区、单元门、地下自行车库的门禁卡,也是所有住户的电子信息卡。
一人一卡,实名登记,实时记录,卡内采集了住户的基本情况以及日常动态,并将这些数据全部录入智慧社区网络管理平台。比如社区有老人几天没出过单元门,智慧社区网络管理平台上就会亮起指示灯,提醒工作人员该上门看看了。再比如有出租户来申领门禁卡,则需要出示暂住证和租房合同,门禁卡的有效期跟其租房合同挂钩,租约到期,门禁卡自动失效,需重新办理才能用,这样便于社区及时掌握外来人员的流动情况。
社区智能卡还开通了钱包功能,居民还可以给电子卡充值,在社区阳光食堂吃饭、给电动车充电、交纳物业费等都能实现刷卡支付。
推荐阅读:
孤寡独居等特殊人群家中
有一套监护感应设备
智慧社区服务中心在线上连接各种智能应用,线下还有一个办公场所,连通社区及居民家庭,它既是整个社区的智慧大脑,也是社区居民的生活管家。
单元门禁进不去、网络有问题、老人要订票、想打车……都可以找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还有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人上网,教他们上网聊天,教他们加入网购大军。
对于社区孤寡、独居、高龄老人以及失智失能等特别需要照顾的家庭,服务中心专门给他们安装了监护感应设备。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刘大伯,社区给他安装了摄像头、烟雾报警器、一键报警装置等监护感应设备,老人家属、经许可后的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关注老人生活状态,若发生突发情况,老人按下紧急按钮,报警信息会直达家属的手机以及智慧社区服务中心,中心接到报警会及时给予响应。儿女不在身边,老刘和老伴也感觉蛮安心。
最近,服务中心还研发了一款社区生活服务PAD作为社区服务的延伸,页面上的功能相当实用,有“邻里通话”、“社区通知”、“呼叫服务中心”、“物业报修”、“家政预约”、“约车订票”等,未来还将增加“社区商城”、“社区影院”、“社区图书馆”等功能,而网络基础工程做好了,以后其他质量好、功能强的商业服务APP就有了植入的可能性。这样一来,想象空间就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