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丰厚民生保障清单写在百姓的笑脸上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12-08 08:10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爱上拱墅,我们以此开篇。

    寻访过去5年杭州拱墅区“民生保障清单”,笔者发现,这是一个丰厚的5年:全区养老机构总数达到11家(其中7家养老机构,4家为老年康复医院),总床位达2764张;全区共有社工131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1.9%;全区已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76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470家。

    还有更多的创新举措,为拱墅百姓带来更多幸福感:

    以杭州和睦养老公寓为代表的养老机构,在全市率先走出了“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机构运行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五养”(膳养、助养、乐养、健养、休养)服务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从“量的覆盖”转向“质的提升”,其中30家实现社会化运作,社区老年食堂54家,实现服务全覆盖;

    社区搭平台,杭州市拱墅区夏意益家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在2014年8月成立,培育社会组织,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需求;

    “助医绿色通道”救助项目在杭州拱墅全域铺开,低保户也能看得起病……

    这份丰厚的“民生保障成绩单”,写在了拱墅老百姓笑脸上,它的背后是拱墅不断向民政倾斜的公共财政资金,是拱墅政府扶弱救贫、织密民生保障网的决心。

    民生安则民心稳,民生乐则民心悦。

    回首5年,点点滴滴的变化汇成民生暖流,温暖了拱墅百姓;而今后5年,崭新舞台已经拉开序幕,拱墅人的民生答卷将溢满更多笑脸。写满故事的笑脸:创新模式增添老年关怀

    杭州和睦老人公寓坐落在大运河边,闹中取静,地理位置很好,83岁的何珍五老人在这里住了快两年了,3楼的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单人房间,就是他的新“家”。

    从养老公寓开业初期住进来,何珍五一直住到现在,因为这里“服务好,有什么事喊护士也方便”。

    与传统养老机构不一样,这是杭州第一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即:这是一家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养老机构,而且既提供养老服务,又提供医疗保障。

    “每天一早,都会有医生到每个房间转一转。”杭州和睦老人公寓院长胡春雷说,“看看老人,有问题就仔细检查,没问题就问候一声。”

    胡春雷告诉笔者,做养老服务,要有爱心,也要有社会资本的支持,这才能长久地做到细致到位:“公建民营模式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

    如今,杭州和睦老人公寓成为了浙江“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示范点,得到了民政部、省市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老人公寓有400张床位,目前入住率达到90%。

    不过,拱墅区有8.22万老人,占户籍人口24.64%,其中孤寡、独居等老人6076人,80岁以上老人1.5万人,单靠专业养老机构难以全力看护,因此在机构养老快速发展的同时,居家养老服务齐头并进。

    从2012年起,拱墅区委、区政府将照料中心的建设列入每年实事工程,各街道通过腾退、置换、新建、配建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等各种途径,新建照料中心38家,改造提升61家,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

    在照料中心中推进社会化运作,已有30家中心实施专业的社会组织进行托管,并且探索家门口的养老院设置,在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建成2家社区养老园,利用机构连锁运作,杭州拱墅元墅和睦社区养老园就是其中一家。

    养老园在和睦新村小区内,依河而建,不仅有提供各类报纸书籍的文化养生屋,供休闲娱乐的棋牌室、健身房,还设置有专科医生坐诊的健康驿站,以及20张养老床位。

    这些床位,为老人或老人家属提供“喘息服务”,就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和家属意愿,将失能老人送到这里接受照护服务,服务时间按天数计。“前段时间,小区里一位80多岁的倪阿姨脚扭了,上下楼不方便,就在我们这儿住了一个来月。”元墅和睦社区养老园负责人朱小玲说。

    “是长住还是短暂调整,是住家门口还是到专业机构,老人们都有的选!”这是胡春雷的感叹,感叹背后,是过去5年拱墅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并最终开花结果。

    老年人优待证办理从原有3个月的时间到现在可“即办即领”,大大缩短了办理周期,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写满感谢的笑脸:暖心政策撑起生命之路

    12月5日下午,家住杭州拱墅区水碧苑小区的张祖强把一摞医疗发票交到小区所属的映月社区。他是一名低保户,有16年的糖尿病史,12月3日刚从杭州市三医院出院回家,而这次住院,到目前为止他没有花自己的一分钱。

    “感谢好政策!”张祖强说,“不然像我这样的人,不知道死多少回了!”他所说的“好政策”,就是拱墅区“助医绿色通道”。对于这项政策的来龙去脉,2008年就到映月社区的社区主任湛勇最清楚:“水碧苑小区有90%是廉租房,住在里面的大多是持证的低保困难户,这意味着看病难的问题,在这个小区非常普遍。”

    湛勇告诉笔者,生病住院前要交的那笔押金对他们来说,就是个不菲数字,“交不起住院押金就拖着,硬生生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映月社区把这一情况反馈到街道以及拱墅区,“助医绿色通道”扶持政策就此诞生,并率先在映月社区试点,2013年起在拱墅区全域推开。

    “助医绿色通道”简单来讲,就是住院押金垫付。即由拱墅区慈善总会安排专项资金,在社区建立慈善助医基金,针对辖区内患危重病又无力支付住院押金的低保困难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审核后,先开具住院支票,慈善总会先行垫付部分住院押金,让病人先行看病。在病人医保报销后,再将钱归还给社区。

    为了能让低保困难户能够看得起病,拱墅区还实行一个政策:住院医疗费在5万元之内,低保困难户的自理、自负金额全部救助,自己只需承担自费部分,这是什么概念?“大致来讲,相当于医疗费的80%可以救助,这个比例比公务员还要高了!”湛勇说。

    笔者了解到,“助医绿色通道”自2013年实施以来,已为800多人次的患急、重疾病而又无力支付住院押金的低保、困难家庭垫付住院押金100多万元。由“事后救助”转变为“事前救助”,由“临时救助”转变为“长效救助”,由“单一救助”转变为“多元救助”。

    2014年,“助医绿色通道”救助项目被浙江省政府授予了“浙江慈善奖”项目奖。

    还有更多的创新举措,在拱墅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比如,映月社区每年有一笔临时救助资金,无需层层审批,只要低保困难户真的有需要,就能及时发放。这是拱墅区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和监管机制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3年以来,拱墅区累计已有1620人次的困难群众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救助,发放救助金175.1万元。不仅使遭遇突发性事件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也提高了社会救助的绩效,强化了基层的责任意识。

    又比如,拱墅区建立了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慈善总会)等7个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区属10个街道之间的困难救助信息共享。为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街道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切实的依据和参考,避免出现重复救助、多头救助等问题。

    5年来,拱墅区全面实施暖心工程,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69亿元,受益困难群众37.42万人次。写满活力的笑脸:社区建设促进和谐发展

    民生保障,在于扶弱救贫,也在于社区建设,让社区百姓能够享受生活,让更多新杭州人、外来务工人员能够融进这个大家庭。来杭打工,租住在拱墅半山街道夏意社区的四川人吴娟,就感受到了杭州的热情和美好。

    吴娟和家人租住在夏意社区秋韵苑,曾经的她忙于工作与生活,基本不参与社区活动,但没过几个月,她和爱人都变成了夫妻档志愿者,热衷于社区的各种志愿活动,因为他们要赚积分,来为自己孩子换取“梦想学堂”的舞蹈课程!

    夏意社区是浙江省内大型的公共租赁房聚集区,2014年8月,杭州市拱墅区夏意益家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了,这是一家以孵化社区内部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从孕育、萌芽、孵化、独立各阶段所需的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目前,中心已经孵化了“梦想学堂”这一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还有“单身互助联盟”等10多个项目正在培育中。采取的培育方式也非常新颖:用积分换取服务的方式,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既成为志愿者服务受益者,也各自发挥所长,成为志愿者服务的付出者。

    “我们都要抢着去做志愿者服务,一不留神名额就满了!”吴娟笑着说。在这互动中,她觉得自己和杭州的距离在被拉近,2016年,当半山街道夏意社区获评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社区,吴娟自豪地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条消息:“我就像是半个杭州人了!”

    当家作主、安居乐业,这样的感觉,家住善贤人家小区的赵碧璐也有,上世纪60年代,赵碧璐从萧山嫁到了杭州拱墅上塘河边的善贤村,在她年过古稀的时候,因城中村改造,住进窗明几净的小区楼房,并且小区环境非常好。

    “我们善贤人家小区采取的是自治大联盟管理模式。”善贤社区社区书记胡忠华说,“党员、物业、社会组织、志愿者、业主代表、社工等多方组成议事决策联盟。”

    居民自治,意味着人人把小区当“家”,让善贤社区有别于其他某些安置房小区,整个小区内干干净净;人车分流,小区道路上孩子老人可以尽情玩耍;刷卡进出,自2014年小区入住至今零案发……

    其实,无论是夏意社区,还是善贤社区,它们都是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居民自治为导向。

    这得益于全区社工队伍的不断优化,2008年起,全区启动“一社区一大学生”工程,8年来,先后招聘了847名大学生到社区任职充实社工队伍,推进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使社区工作者管理工作走向了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实施为民服务工程,推动社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培养了一批破难解困、克难攻坚、争先创优型的社区建设带头人。2013年,全区组织评选5名“功勋社工”,2015年,全区有2名社工入选省级社会工作人才库,2016年全区有5名社工入选市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库。

    2016年,拱墅区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这个消息让拱墅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激动又深觉责任重大,他说:“民生工作千头万绪,又无比繁琐,而且涉及到千家万户,把它做好,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是人们对这片土地的信赖,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吴佳妮 汤臻 陈传格  编辑:见习编辑 周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