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漏工,你觉得是干什么的?54岁的李文炳,已经做了26年,靠一双耳朵来判断地下自来水管有没有漏水。在杭州,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工作,温暖着这个城市?
每天“听”3公里 一天至少听上6000次
上午9点,李文炳在体育场路和环城东路口附近开工了。脖子上挂着一个听音仪,这个像老式收音机一样的机器,能把声音放大好几百倍,由主机、耳机和地面拾音器等组成。地面拾音器像一个三角形的小抓手,贴在地面上,就能收到来自地下的声音。
李文炳戴着耳机,两步一听,看起来蛮轻松。里面全是响亮的轰隆隆的声音。他说,这股轰隆隆的声音里,有汽车引擎的声音、各种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地下电缆传来的声音、广播的声音等等,而他的工作,就是要从这一堆杂乱的声音里,把水管漏水的声音给拎出来。
好神奇,这也太难了吧……
李文炳说,这还不是最难的,水管漏水分上下左右,每一个方位发出的声音都各不一样。而且,根据土质的不同,声音也会不一样。
李文炳说:“所以这个工作,新手起码要跟着师傅听上个两三年才能独立上岗。”
在李文炳旁边的刘国平师傅手上拿着一根长1.5米长的实心钢钎。和李文炳同龄的他,也已经干了十来年的听漏工,因为常年戴耳机,两只耳朵都长了茧子。
刘国平手上拿着的这根钢钎,是听漏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听漏棒。
用听音仪听出地下管道疑似漏水后,听漏棒就派上用场了。“我们会在大概判断出漏水的地方钻个孔,再把听漏棒伸进去听。”李文炳说,“如果真的有漏水,听漏棒就会振动,发出尖锐的‘嘶嘶嘶’的声音,如果没有漏水,声音是很小的。”
一天下来,李文炳“听”上个3公里是最起码的,平均50厘米听一次,算下来,一天至少要听上6000次。
听漏工的重点在听,所以有一双“好耳朵”很重要。但这个“好耳朵”并不是指听力比一般人好,而是耳朵比一般人灵敏,能在各种嘈杂的声音里,准确判断出里面都有哪些声音。
“工作时,我们的耳朵比你们好,但生活中,估计还比不上你们呢。”李文炳说,“因为常年戴着耳机听被放大了好几百倍的声音,多少有些重听。”
曾被人喊“抓小偷” “我们这行没有年轻人”
说起被当做小偷这件事,李文炳有点哭笑不得。
因为白天车流量大,不大听得清楚。所以前两年,李文炳和同事都会选择在晚上做听漏工作,这样能听得更清楚。“大半夜的,我们拿着听音仪这种小工具,在小区里弯着背这里戳一下,那里戳一下。也难怪有些人把我们当小偷了。”
不过这两年,被当小偷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发生了。“一来,现在小区里车子停得很满,不好开展工作。二来媒体报道多了,大家也渐渐理解这个行业了。”
“听漏工至少要跟着师傅干上个两三年才能有点成绩,一般的年轻人不大等得起。”而且听漏工这个工作,“听”是一门技术,熟悉管道才是基本功,这也要下花时间下功夫。“如果对管道都不熟悉,是完全没办法开展听漏工作的。”
据统计,杭州水务公司目前有15个听漏工,城南分公司6个,城北5个,城西4个,清一色全是干了10多年的来员工。他说:“我们这行没有年轻人,不大有人要做这个工作了。”
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文炳师傅这样的人,从事着“深藏功与名”的职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杭州,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工作,温暖着这个城市?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一下他们。
那些“深藏功与名”的职业
1西湖水域管理处潜水救援员
胡小乔是海军潜水员出身,2005年,他从部队转业到西湖水域管理处,成为了一名西湖救援员。2012年,大风把集贤亭“刮”到西湖里,就是他打捞上来的;2013年,西泠桥上十几米长的护栏被轿车撞断,也是他潜入西湖,把沉重的石板一块块“淘”出来。
杭州水上哪里有落水救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陪跑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夜跑当做一种健身方式,不过因为在晚上,有一定危险性。近两年,一个新兴群体“陪跑族”正在杭城悄然兴起,他们是清一色的肌肉男,陪跑时化身“护花使者”兼任保镖,全程为夜跑的你保驾护航。
90后的沈增辉是陪跑族的一员,肱二头肌、六块腹肌样样有。在给你做保镖的同时,爱健身的他还能教你一些基本的跑步知识。
3垃圾快递员
今年2月底,杭州新增了一个“垃圾快递员”的工种,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背心、佩戴统一标牌、开着统一的清洁直运车,专门为大家解决像废杂志、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的问题。
45岁的张军是东新园片区的一名环卫工,当了20多年环卫工的他,今年多了一个“垃圾快递员”的身份。“大家点一点手机APP或者打个电话预约,我们就会上门来收了。”
4燃气管道调压工
燃气从源头通过传输管道传出时,初始压力为40公斤,进入市区时,得把压力调到3公斤。最后,根据民用和商用等不同用途,压力还要再做调整。
所以,在我们平常使用天然气时,背后有这么一群人,在帮我们把着各道关口。
46岁的沈卫国做了12年的燃气管道调压工,它所在的调压班,共有职工17人,担负着杭州市2500多台调压设备的日常维保、例行检修和应急抢修任务。
5古籍修复师
书籍放得久了,难免出现磨损,这时候,就需要一位“医生”把它们治好。
赵凌就是这么一位“医生”。1988年,赵凌进入杭州图书馆,1989年,开始学习古籍修复。现在,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图书馆的古籍书库里取出需要修复的古书,一张张、一页页地仔细修复。“修复古籍,原则是整旧如旧、最小干预,以及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