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肉联厂的老邻居!
肉联厂家属院里的苏联时期式建筑在夕阳下非常美。记者 严嘉俊 摄
“望江门外菜担儿”,老底子的杭州,望江地块可是解决了不少“吃”的问题,秋涛路沿线,味精厂、面粉厂、肉联厂、罐头厂……差不多承包了每户人家的厨房。
城市发展了,望江地块成了中央商务区,主打金融和信息产业。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这几天,最后一个老厂宿舍——望江路34号肉联厂宿舍的居民正准备搬迁,未来这里将成为全新的文创基地、众创空间。
说这里住了好几代人,真的一点不为过。肉联厂是联合肉类集团的前身,始建于1956年,宿舍也是那个时候造的,算算已经有60多年历史。它很好找,望江新园小区周边,最破最矮的青砖小楼,就是。
昨天下午,我们去宿舍院看了看,院子里很安静,几排青砖黑瓦的苏联时期式二层小楼间种着梧桐,院墙外是车水马龙的望江路。一座墙,隔着喧闹和寂静,也隔着破旧和繁华。
社区说,全院只有8幢房子,其中6幢是建国初期根据苏联时期的工场建筑图纸建造的,属于杭州稀有的苏联时期式建筑,目前已经被列为第五批历史建筑。
因为要搬迁了,院门边临时搭建的现场动迁指挥部,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常有老人进进出出问政策。
穿着红棉袄的白头发阿姨姓竹,68岁。“我妈妈就是肉联厂的,她原来是丝绸公司的,肉联厂成立的时候,全市抽调骨干到肉联厂,我妈就来了,那个时候秋涛路还只是个江堤,望江路旁边都是草房。当年凭票买肉的阶段,肉联厂福利让很多人羡慕,半个月就有排骨分。”
旁边抱着外孙女的王阿姨插了一句:“还有猪肚、猪心啥西的,外面的人买不到。”
竹阿姨上世纪70年代进入肉联厂行政科工作,后来结婚分了房子,也就是现在肉联厂宿舍的家,一住又是几十年,现在小孙子都蛮大了。
竹阿姨是宿舍院里迫切希望搬迁的居民代表。
“以前是宿舍,就是筒子楼,中间一条过道,过道一边是房间,一边是厨房、卫生间。后来改了一下,把过道变成了房间,我们家就从厨房进出了。”竹阿姨一楼的家,白天也要开灯。
还有人是三户家庭共用一个厨房,烧好菜再端回各家吃。“看看厨房的木质天花板,楼上人家跺跺脚,灰尘就掉你碗里了,下雨漏水就更加不用说了。”有居民抱怨。
于是,竹阿姨和老邻居们把整体搬迁的想法向政府部门反映。
街道办事处主任裘华君介绍,今年6月,望江街道对204户居民进行民意调查,3天时间获得90.29%的支持率。目前,已有88%居民签约,可选择货币补偿、异地安置,也可以回迁到望江地块。
院子里,已经有好几堆码得整整齐齐的废品等着收购,竹阿姨说,“一辈子的老邻居,要分开了,你说舍不得那是肯定的。但日子就是要越过越好,离开也是为了好好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