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浙江省林业厅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成员大会在临安召开。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大型综合性研究计划。为鼓励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这次大会第一次颁发了“绿色卫士”奖。来自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守山人”杨文杰,与来自长白山、西双版纳等自然保护区的3位一线工作者一起,共享了这一荣誉。
从16岁到46岁,临安“守山人”杨文杰用自己最好的年华,守护着生养他的这一片青山绿水。
16岁的守山人
“这个荣誉,是属于所有天目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的。”跟记者握着的右手还没抽回去,杨文杰就开口了。
高个、短发、长脸,胡子刮得很干净。这个46岁的男人,就算不讲话,脸上也有着一种笑容,很容易让人亲近。
杨文杰是地道的临安人,从小在天目山脚下长大。1985年,他初中毕业,正好遇到天目山保护区招工。“我父母都在保护区工作,非常希望我也能进去。”在父亲的鼓励下,杨文杰顺利通过那次招工。
那一年,他只有16岁,懵里懵懂,就成了天目山最年轻的“守山人”。
这意味着什么?他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几乎可以一眼看到底:每天天一亮,起床,上山,沿着熟悉的路,一遍遍重复地走,与山为伍,与鸟为伴。一个16岁的花季少年,耐得住这样的生活?
“最初我只是不想给父母丢脸,逼着自己好好干。”杨文杰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中途有一阵也动摇过。那时候不成熟,刚学会了开车,就想出去跑运输,像别人一样赚大钱。”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守山。
开汽车的“拾荒者”
作为“守山人”,杨文杰的第一重任,就是守住“火”。
每年的春节、清明,就是杨文杰他们严阵以待之时。常常前面是村民们在墓地上烧纸、点烛、放炮祭扫;后面是杨文杰和队员一路跟随,挨个儿检查清扫,消除火星隐患。
天目山保护区,一圈是30多公里,可杨文杰他们却经常跑“出界”。“保护区外三五百米的地方,我们也要管。一旦出现火情,很容易蔓延到保护区内。”杨文杰记忆最深刻的那一次是2003年8月,与保护区毗邻的安徽宁国县山林遭雷击起火,他带领3名队员星夜起程,翻山越岭几十里赶到现场,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将山火扑灭,最后虚脱倒地。
随着天目山旅游越来越热,农家乐生意越来越旺,这两年杨文杰巡山时又多了一个“标配”:垃圾袋。一路走一路捡垃圾,尤其是烟蒂。山路边、草丛里,一处都不放过。在他眼里,捡起一个烟蒂,就等于防住一场大火。于是,天目山上又多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开着汽车去“拾荒”。
正是在这样的严防“善”守之下,杨文杰与他的同事们续写了前辈开创的“天目山传奇”:60年间,保护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优秀的“仓库保管员”
熟悉杨文杰的人都知道,他特别喜欢与科研技术人员联合巡护。常常一路走一路好奇地问:五世同堂银杏是野生的吗,究竟多少岁?巨树柳杉为什么集体生病?天目铁木为什么繁育困难?中华虎凤蝶为什么高居仙人顶?
因为天目山保护区面积小,在业界堪称“袖珍”,当年凭借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色,才“破格”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作为生物宝库的“守山人”,杨文杰自觉担当起天目山“仓库保管员”一职。
日常巡山,杨文杰以前的习惯是随身携带笔记簿,现在是用手机记录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草木虫鸟,然后按图索骥,到天目山科技馆标本室一一比对。日积月累,他认识的“宝贝”就越来越多,并很快学以致用。
比如,每年春节前后是世界珍稀物种“安吉小鲵”产卵季,杨文杰会主动配合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守山门、设关卡,为这种极其稀有的古老物种营造安宁的“生育”环境。3月底4月初,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羽化期,天目之巅仙人顶成了这些野生精灵最安全最风光的舞台,此时,杨文杰总是默默驻山守护,一年又一年。天目铁木生长在车来人往的社区,杨文杰总是不厌其烦地劝导毗邻的农家乐迁移紧靠护栏的鸡棚狗窝;说服房东调整靠近铁木树冠的烟囱方向;林下除草插桩,养护那些细小如芥的铁木幼苗,并记录它们的出生日期,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服务。
外人总以为,“守山人”最与世无争。但杨文杰却说,要干好这份活,一定要“得罪”一些人,才能守得住这片青山,护得住这些精灵。
从16岁的青葱少年到46岁的成熟汉子,杨文杰30年的人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记住他的,不仅仅是这青山绿水,“绿色卫士”,这份来自国家层面的最高褒奖,让他这30年的“平凡人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