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在帐篷里等你
昨天下午两点,杭州青少年宫共有二十多顶帐篷。孩子进进出出,上课下课,家长在里头看书、玩手机、睡觉,等孩子。 记者 葛亚琪 摄
妈妈等着孩子下课,她身边放着沙琪玛、快餐盒、水和充电宝。
昨天,有网友报料:杭州少年宫的地上搭了很多帐篷,帐篷里吃的喝的睡的装备齐全,问了才知道,原来很多学生早上下午都有课,为免去路上来回接送让孩子能午睡一会儿,父母就把必需品都搬来这里了。
少年宫从来就是人多。
昨天下午2点,开车往少年宫特别堵,尤其少年宫南北两个出入口,水泄不通。
少年宫北门进去30米往右看,文艺楼北面靠墙的人行道上,搭了6个帐篷,颜色各一。再往里走,会看见更多的帐篷,有的帐篷敞开了门,有的半遮面,有的关得紧紧。
她的第一次帐篷
文艺楼北,一个穿红衣服的漂亮女士躺在帐篷里。这是她第一次户外搭帐篷。
她有个8岁女儿,报了书法、舞蹈、魔术三门课程。昨晨7点,她和女儿一起起床,8:30到少年宫上课,中午12:20下课,下课后点了一份必胜客比萨,之后就在帐篷里休息。下午2:00多,又开始上课了。
女儿上课,她闲了下来,或躺在帐篷里,或去外面走走。“少年宫里面不会有人进帐篷来的,所以我不担心帐篷。”
昨天中午有点热的,她把帐篷两边打开,通通风,再升起蚊帐以防蚊子。
爬进帐篷里头,看到了孩子的课本文具盒,还有些牛奶小零食,最重要的是充电宝。“我来之前充好电了,最怕手机没电。” 这位妈妈说。
当初,这顶帐篷买来花了50块钱,收起来七八斤重。昨天因为怕打车堵,她走了20分钟路,硬生生把帐篷拎到了少年宫,一直到下午4点,等女儿下课过来,她收起帐篷,又重新拎回家里。
孩子下午是魔术课,女士走进班级看女儿表演。女儿用铅笔戳穿一张百元大钞,忽而唰的一下,眼睛一眨,百元大钞竟没有丁点破损。妈妈拍下小视频发朋友圈,点赞评论立马涌来。
昨天,她把第一次搭帐篷的经历也发了朋友圈,结果评论不一。
有说“哎呀我去,逍遥!”有惊讶“少年宫竟可以这样,自制的小环境不错!”
红衣女士隔壁的帐篷,趴着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士,专注玩手机。他是一个80后奶爸,一大一小两个儿子。昨天,由他负责接小儿子在这边上课,老婆负责大儿子在钱江新城少年宫上课。
“喂!”一个电话插进来,他有点火“……那你寄给我吧!”啪把电话挂了。我瞄了一眼,他正在狠斗地主。
推荐新闻:
夏先生有一儿一女,女儿的初中报考经历让他意识到,学习要从小抓起。
十年前送的帐篷终于派上用场
“大雁怎么飞?有时候一字形,有时候人字形。”46岁的夏先生在指导8岁儿子时,声情并茂。他这个帐篷也搭在联欢厅北,帐篷是很早以前华数公司开张时送的,有十多年历史了。
帐篷一直没用过,直到儿子读一年级时,也就是这个学期,他才用起来。昨天是他第三次搭帐篷。
夏先生中等个子,偏瘦,头发黑白相间。从表情上看,他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问他为什么,他滔滔不绝——
我还有个女儿的,现在读高一。一开始么,我们也忙,觉得也不用管,到五年级了,到考虑读什么初中的时候,发现好的初中对孩子兴趣爱好有要求,但再去学已经来不及了。
女儿也不是成绩差,当时也学过很多兴趣班,但是没怎么管。小孩子么,今天对这个感兴趣,明天对那个感兴趣,前后学过钢琴美术毛笔字……都放弃了。还好,四年级开始学素描,那老师不错,就坚持学下来了,考了个好一点的初中。
女儿的报考经历让他意识到,学习应从小就抓,他把精力从自己创办经营的公司里抽了一点出来,陪儿子读兴趣班。实践下来,他发现很有乐趣。
“忙不忙都是相对的,就看你怎么想的。我觉得我不忙。这个地方(少年宫)好,边上有礼堂,中午有食堂吃饭,累了可睡帐篷放松一下。我在想,干脆多排几节课也无妨,哈哈!”
儿子的课其实排得有点满,一天三门课,珠心算、书法、阅读,8:30开始上课,到下午5:20下课,中途有休息。下午4点不到一点,小夏从帐篷里爬出来,又去上课了。
带孩子辛苦吗?
“真没那么辛苦。这是生活方式,跟辛苦扯不上边。你30岁以前,陪女朋友到处玩,没问题。到你有孩子了,你就要陪伴,你陪孩子玩就是你自己在玩,你选择了这个生活方式。”
下午4:48,夏先生打包好帐篷,伸伸懒腰,抖了抖,精气神十足,话意未歇。“有人说,给孩子排太多课程不好,其实这靠引导。我儿子,弟子规三字经都会了,大学中庸也跟着读了。小孩子很奇怪的,我们没要求他背诵,后来读多了,都记下来了。”
这时候,一个孩子的妈妈骑滑板从我们面前飘过,甩甩头发,姿势相当飘逸。夏先生好像想到什么,看了看表,下午5:15。哦,儿子快下课了,不聊了。他拿起打包好的帐篷,朝教室跑去。
推荐新闻:
我的帐篷把辛苦转化为不辛苦了
少年宫往里,联欢厅南北都搭了帐篷,南面8个,北面7个。
联欢厅北,戴眼镜的陆老师在帐篷里等女儿下课,手持一本《读者》杂志。她的帐篷门开了一半,蚊帐升起,旁人看她朦朦胧胧。
“我能在里面说话吗?”陆老师很客气。她在一所小学教英语,女儿读四年级。她说家里的帐篷买来三四年,自己在少年宫也搭了三四年的帐篷了。
帐篷里有书包、文具盒、《读者》、《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孩子昨天要上珠心算、速读、书法三门课,上午8:30上课,下午4:00下课,她一直在帐篷里等。
假如不带孩子,这时候会怎么玩?“那我肯定去周边玩,好久没玩了!”她想象着“解放”的自己。
即便少了自由时间,但一听有人说陪孩子读书很辛苦,陆老师不以为然。
她说,是,带孩子,晚上睡觉要陪睡,学习还要抓狂。还要保佑不生病。但跟孩子在一起,多半是开心的。“也许是我的这顶帐篷,把这种辛苦转化为不辛苦了吧!”
她正在看《读者》一篇感人文章,讲的是陕西一对父母,孩子生下来后因为忙送给他人寄养,7年后再去接孩子,孩子死活不肯回家,后来还是接回去了。然而孩子读大学后,还是回去找养父母了,结果养母已经去世,孩子悲痛万分……
陆老师总结:这说明孩子需要陪伴,陪伴是长情的告白,孩子嘛!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一直以来,孩子都是我自己带。”陆老师开始整理文具盒了。几分钟后,女儿下课了。陆老师的女儿冰雪聪明又漂亮,尤其眼睛明亮。
我问小姑娘,喜欢爸爸多一点还是妈妈多一点?小姑娘不假思索:“妈妈!爸爸都不陪我的!”
一旁的陆老师抿嘴又笑了,一边收起帐篷一边唠叨着:“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都不能给她力量,谁能给她……孩子也很忙的,要体谅……我现在担心她坐姿,怕眼睛近视。哎哟,我自己是近视眼,外表打折了,我女儿千万不要啊。”
昨天下午2点,我在少年宫一共看到23个帐篷。帐篷里孩子进进出出,上课下课,更多时候是家长在里头看书、玩手机、睡觉,等候自己的孩子。
少年宫可以随意搭帐篷吗?
问了几位工作人员,都说可以。其中一位告诉我,“帐篷你尽管搭好了,只要不搭在场地上,不影响交通,地方多了去了”。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