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昨日,2016杭州海绵城市高峰论坛暨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11讲在上城区举办。论坛交流了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的经研究、新成果与新进展,为下一阶段杭州深入探索海绵城市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激发创新活力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杭州作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生活品质之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一贯秉承绿色、生态的建设理念。未来,杭州将构建“一芯、三轴、四片、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副校长王超作论坛主报告,王超院士是国内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著名的权威专家,他以《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为主题,详细列举了包括建设都市自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草沟、绿色街道、可渗透路面、生态屋顶与雨水再生系统等的关键技术。王院士结合杭州部分区域存在地势低洼、排水设施能力不够,存在局部性“易涝”地带的情况,提出可增加可渗透路面与下凹式绿地建设的建议。
本次活动由市科协、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上城区人民政府、同济大学杭州校友会联合主办,上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民建上城区基层委、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承办,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市上城区建筑节能协会提供技术支持。来自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单位和市民代表等近150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