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去投诉的,怎么了?
我也走访了几位小区居民,他们的态度还是很坚决:关掉。
“我去投诉过,怎么了?”一位骑自行车的大伯把车停好后,拍拍屁股,“我住二楼,油烟味有点大,好像每天煮鸡蛋,臭鸡蛋味道太浓!”
大伯67岁,自己在家烧饭,没去食堂吃过。“以后,我再老一点可能去吃,但现在不吃,所以我要投诉。”大伯还曾告诫过在食堂吃饭的老人,“我说你们这么喜欢吃,那把食堂开到你家门口好了!”
一位40多岁的上班族,住在旁边3楼,他说了很多道理后总结:“……油烟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后果会很严重的。”
6楼一位阿姨把我拉到一边,偷偷告诉我:“油烟味嘛,我住6楼还好一点,闻不到什么。但是,社区不应该把食堂承包出去,社区不好赚这个钱的。”
5楼一位50多岁的阿姨说:“太吵了,影响家里老人睡觉。”
反对,我是要来吃饭的
而几乎所有来食堂吃饭的老人,都支持食堂开下去。
记者在食堂吃饭时,七八个老人围过来,叫我一定要呼吁下,要保住这个食堂。大家一致的意见:饭菜好,态度好,价钱实惠。
“承包出去前,菜品太少,来得迟就没得吃了。承包后好了很多,味道也好了。”
“小宁服务态度很好,再三关照那些打包的老人,一定要热透了再吃。有的老人住得远,会打包两天的饭菜。”
就餐族为挽留食堂,也可谓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
70岁的程福芝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题目叫《赞咱们的食堂》,节选如下:
善邻食堂办起来
吃饭的人真不少。
领导也是服务员,
处室掌勺又打杂。
采纳居民好建议,
不断烧出新品种。
端午节时送粽子,
居民吃了笑开颜。
程福芝说,她已经把这首诗打印出来,发给社区工作人员和前来就餐的人,她想以食堂的正面形象,呼吁各界人士关注食堂去留问题。
72岁的环西社区居民徐培坤,在他的QQ日志里写了一篇《说说咱社区食堂的秘事》:
……笔者发现,食堂的领班有时拿着手机给供应的盘菜拍照,询问后才明白,拍下的照片通过微博、微信或QQ发到网上,提供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网上选菜。借用网络,提高服务档次,可算是用心良苦,与时俱进之举。
截至昨天,徐培坤的《秘事》阅读量达到了66人次。他说,这是他所有日志中阅读量最大的一个。
89岁的童大伯,更是洋洋洒洒写下千言书,递交给环西社区主要负责人。千言书写道:老年食堂为我们解决了怕烧饭的后顾之忧,深得人心,我们恳请主管领导,坚持办好老年食堂。
童大伯还从“要树立信心”等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有20多个老人在童大伯的千言书上签名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