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在“老城记”栏目新开了“西湖绸伞的故事”专题后,许多老杭州为我们写了属于他们的绸伞故事,在字里行间,西湖绸伞好像就是一个符号,代表了老一代人特别的回忆。对于俞永嘉夫妇来说,西湖绸伞就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几十年风雨因伞结缘因爱相守;对于张丽莎和她的同学们来说,西湖绸伞就是童年最美丽的一段经历,为了排练她们带上了小绸伞,在西湖边翩翩起舞;而对于宋志明来说,西湖绸伞则是一门从一而终的手艺,一把把各式各样的伞,早已与他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
五颜六色的西湖绸伞,就如一朵朵绚烂的花朵,装点了几十年杭州的四季变化。而它,也成了每一个杭州人的专属回忆。
8月26日,经过4年筹备,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的伞行天下系列之“美丽的西湖绸伞——西湖绸伞精品特展”终于和大家亮相。作为2016年度原创展,此次展览共寻访了20余位西湖绸伞关联者,为大家还原一部西湖绸伞的发展历史。
代代工艺淬炼“西湖之花”
伞仿佛天生就是属于江南的,戴望舒的《雨巷》为杭州的伞赋予了婉约的气质。20世纪30年代,杭州实业家都锦生以杭州本地的淡竹和丝绸为原料,以江南地域文化、西湖人文风景为主要创作元素组织创制西湖绸伞。其伞头为三潭印月造型、伞面刻版刷花西湖美景、伞扣为传统中式盘扣,延续了南宋以来温婉典雅、精致内敛的风韵气质。其古朴典雅的造型,与伞面的西湖美景融为一体,巧妙地构成一幅立体的湖光山色图,极富地域特色。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备受外国人士推崇,被赞誉为美丽的“西湖之花”。
西湖绸伞选用杭产淡竹与丝绸为主要原材料,经过选竹、劈青、贴青、上架、伞面装饰等18道纯手工制作,工艺严谨,要求做到“三齐一圆”,即顶齐、节齐,边齐,收拢圆浑,复成天然竹节,即“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伞面装饰中的刷花和伞面贴青两大工艺。
西湖绸伞自创制以来,其传统技艺先后经竹振斐、屠家良、陈田荣、安金陵、宋志明等一批制伞艺人的传承发展,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大西湖绸伞半径125厘米
在本次展览中,来自不同发展时期的70多把西湖绸伞集合在一起,为大家还原了绸伞的发展过程。本次展出的绸伞最大的伞半径达125厘米,而最小的伞半径只有15.5厘米,在现场,还有排须伞、灯笼伞、伞灯等罕见的工艺伞。
其中那把半径125厘米的伞,是西湖绸伞制伞史上最大的一把伞。制作者宋志明告诉记者,由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大尺寸的绸伞,很多工艺都进行了改动。首先是选竹子,选用了8年以上的老毛竹,将它分成60根,做成伞骨。而它的伞面设计,选择了龙凤图案与西湖十景。伞头、伞杆、伞柄都用红木雕刻,配成一套。
本次西湖绸伞特展由“西湖绸伞的历史”、“西湖绸伞的特色”、“美丽的西湖绸伞”三大单元组成,除了各类精美绸伞,展出内容还包括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老照片和视频。在现场,工美馆二楼的大师工作室每天都为大家展示西湖绸伞的现场制作,全方位展示制作工序。
展览名称:
美丽的西湖之花——西湖绸伞精品特展
展览时间:
2016年8月26日—2016年10月30日
展出地点: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新闻链接
联合国副秘书长西迪贝一行
参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
9月5日上午,联合国副秘书长、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苏凯琳一行三人在国家卫计委官员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条挂满红伞的伞道,一把把精美绝伦的油纸伞与西湖绸伞,中国伞博物馆让西迪贝先生一行领略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风光。经过展厅内的制作演示区时,外宾详细了解了西湖绸伞的工艺特色与故事,联想到前一晚G20峰会文艺表演中的西湖绸伞舞,纷纷对西湖绸伞赞不绝口。当王英翔馆长代表工美馆将西湖绸伞这一杭州特有的城市礼物赠送给西迪贝时,他兴奋地撑开伞并摆起了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