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注无名山泉
其实已经红了十多年
昨天中午11点30分,一顶草帽遮阳,沈老伯骑着自行车从丁桥赶往虎山公园门口。自行车上,除了车把,车后座也搭了两个载物筐。筐里头,居然放着8个4升的空瓶。
一路骑行到了公园门口附近,沈老伯下了车。推着车子一转,从道路西边一条小道走了进去。
刚走进小道,迎面就走来一对夫妻,丈夫提着两个19升的大水桶,装得满满的。沈老伯赶忙打了个招呼:“现在人多吗?”
“比上午少多了,你来得可算巧了。”
这到底是有多“少”呢?沈老伯加快了步伐,走了百来米,就到了一处石桥。桥边建着一座假山,假山中镶嵌着两条石鱼,山水从石鱼中不断流出。
这便是今年夏天,虎山公园最热闹的山泉了。虽然临近中午,泉眼边上依旧还有六七位市民在等候着,大伙儿把水桶放在泉眼一侧的石栏杆上“排队”,一数,大大小小居然还有13个空桶在等待着。
“中午这会儿人最少了,你看我都已经等了2小时了呢。”一位大姐说,自己在附近住了好多年了,这两注山泉水,十多年前从无到有,只有附近居民取水使用。十多年过去,却经过口口相传,变得声名大噪,取水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甚至还有住在下沙的市民专程赶来。
唯一没有改变的,是这两注山泉水依旧没有名字。
全天24小时都有人取水
居民们尤爱取水泡茶
“半山的山水和泉水都挺多的,也有不少改建过。不过现在一说去虎山公园接水,大伙儿就都知道是这儿啦。”沈老伯笑说,这两注山泉名气在周边已经够大啦,哪里还用特意取个名字。
水眼中出水量适中,不算太快,装满一个19升的空桶,大概需要近3分钟。好在地处公园内,周边绿荫遮天,也不会有强烈的阳光暴晒。来接水的人们,往往一边等一边唠,自成一个小小的生态圈。
“这水和自来水烧起来味道差别挺大的。”排队的胡大姐说,原本是她的公公爱喝茶,就常来取水。没想到一来二去,连自己5岁孩子的嘴都养刁了,“上周有两天没取水,没想到孩子抱怨,说开水不好喝了。”
“每年取水的人都要增加一些,最早的时候,才一个水眼的。就是因为人越来越多,去年又新增加了一个水眼。”在边上执勤的保安师傅告诉钱报记者,取水的人多了不少,“现在是全天候24小时,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有人来取水。”
“拿回去泡茶喝特别好,烧饭啦、烧开水也挺好的。”到底怎么个好法?胡大姐想了想,“这水比较爽口,还有点甜味。”
不过,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在2001年之前,这里虽然有山涧流淌,却是没有这两注水眼的。
两注水眼来之不易
甚至还经历了“众筹”
由于退休前干了几十年的小学教师,到如今,大伙儿都还喜欢喊81岁的钟老伯为钟老师。
钟老师其实是余杭人,不过老伴当年在杭州牛奶厂工作,钟老师在退休后住到了原牛奶厂职工公寓的半山一带。也正是因为钟老师的到来,才有了如今这颇受大伙喜爱的山泉水眼。
钟老师犹记得,如今山泉水眼边的山涧,是大伙儿挺爱去的一个取水点。只不过那时候取水,都是踩水下去,拿着瓢来舀。取了几回水,钟老师觉得不太方便,也不太卫生。2001年,他便自掏腰包,花了2000元,在山顶找了一处水源。
“要先深挖,挖到沙石,水就溢出来了。然后再用山上的石块砌坝、砌水池。一来是做一层过滤,二来是让雨水从边上的溢洪口排出,不会污染。”建好了水池,用水管引到山脚,这才有了第一个水眼。
这水眼一建好,来取水的居民们都喜欢上了。一听说是钟老师主动掏的钱,大家便你五十、我一百地凑了钱要求分担,甚至还有位康桥的马老伯,特意打来电话,说剩下多少他全包了。
就是在这种类似“众筹”的氛围里,虎山脚下有了第一个取水点。而后,历经公园改建、重建,这一水眼也一度废弃又重建。而随着包含虎山公园在内的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日渐葱郁,自发来取水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直到去年,在居民们的建议下,钟老师和市民们再度筹集了资金,在靠近山顶位置找了第二处水源,打造了第二个水眼。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也联系上了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相关工作人员。据了解,目前每天会有很多附近的住户自发前来接水,最早凌晨2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一般会持续到晚上10点左右。
“这水为地表水,直接从山上流下来,大家还自发接了管子把水引下来。”不过,这位景区工作人员也建议:“这个水是地表水,没有经过检测,也不确定是否达到饮用水标准,所以还是建议老百姓水接回后不要直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