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29日讯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人们不禁感叹,“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当下,整个社会都在倡导“工匠精神”,但其实它从不缺位,在杭州蝶变的背后,就蕴藏着无数的“匠心”。
钱江新城灯光秀
G20进入倒计时,杭州的美,刷爆了朋友圈。但,你知道钱江新城灯光秀的惊艳,却不一定知道这份惊艳背后的“匠心”。“70万点光源、2.3公里沿江铺设、35幢楼面装饰、超1600万种显色可能……”,每个信号接收点全都是人工调试。我们能看到的瞬息万变的灯光效果,是因为每个小LED接受命令的时间都严格控制在了0.3秒以内。这样的细节推敲、一丝不苟,才是杭州蝶变的真正魅力和底蕴,真正美的,是这份匠者之心。
人的“面子工程”马虎不得,何况是一座城市呢!道路整修、墙面粉刷、违建拆除……为了迎接9月的G20峰会,杭州在各种城市环境整治上,着力在了细节,着眼在了长远。丰潭路上“吸水”的人行道、主城区马路上“内涵”的窨井盖、新塘路上“讲究”的立篦式雨水口、京杭运河边缠满LED灯的仿制柳条,抑或是街巷间穿行的装有防水坐垫的公共自行车……无一不是细微处见真章的体现。
细节往往是最吸引人、打动人的,它让原物平添了趣味与风情,摆脱了乏味跟平庸,它让这座城市更有情感的共鸣,更能凝心聚力,于是杭州也就蜕变得更加“杭州”了。国外也曾有诸多城市改造的成功案例。从19世纪开始,严谨的德国人开始建设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地下管道。至今,公共和私人的地下排水管道总长超过96万千米,各种服务于供气、供水、供电、供暖和通信的地下管道长度超过上百万千米。如今人们说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标杆,那就是Made in德国!
蜕变从来不是凭空降临的。杭州上城区城管委排水科科长谭明宇说:“我们认真做了,大家总是舒服一点。”在谭明宇参与的更换主城区马路上的窨井盖项目中,为了使新井盖无高低落差,车轮压过没有声音,工作人员单就计算西湖大道上窨井盖的斜度,就花去了近两周的时间。参与钱江新城灯光秀调试的施工人员也说过,只要看到发到朋友圈里的灯光秀视频被点赞一片,整天在吊篮里上上下下也觉得值了。
其实,这些只是在谭明宇等城市改造施工员们工作中一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不过却引人深思。无论是城市建设、企业发展、个人进步,只要以“工匠精神”精心打造,都能让人倾注真情实感。不眼花缭乱,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城市的气质、企业的产品、个人的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
G20峰会城市改造工作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用品质丈量、书写“工匠精神”的故事。在杭州40摄氏度的高温下,那些穿梭于马路上、河道边、小巷里,忙碌在第一线的工作者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以“工匠精神”在精心打造这座城市,“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诠释。为杭州的美点赞,更要向这份匠者之心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