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越来越近获得感越来越强 记忆里的杭州老味道又回来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7-27 07:21   

    喧嚣过了、阵痛过了,我们一起来聆听一座城市的自述——

    斑驳的外墙,成了粉刷一新的统一色;车流人流傻傻分不清楚的昙花庵路,终于将小车、自行车和行人“分了家”。耐心守住了一月的忙碌,等来了井然有序的车道线、等来了沿街的梧桐、摇曳的鲜花……

    住在杭州景芳六区的柯娟怡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人行道和小区外墙,情不自禁地扬起自己的嘴角。她觉得踏实了。

    临近8月,这样的“变与不变”在这座城市里复制粘贴。在这轮城市环境整治中,变化发展巨大的远远不止一条昙花庵路。

    交通治理、庭院改善、大气防治……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度过了阵痛与喧嚣的考验,在市民游客的理解包容中,犹如化茧成蝶般逐渐变成杭州人心底的获得感,那么暖那么惊喜。

    在G20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中,我们一起来聆听那些最真实的获得感——

思鑫坊改造一新,老住户安心度夏。 徐彦 吴高高 摄

    思鑫坊居民楼友铭:

    记忆里思鑫坊的老味道,现在慢慢回来了

    昨天下午,外面的太阳还是有些大,楼友铭和老伴蒋根友两人坐在家里,吹着空调,看着电视。这样的小日子,看似普通,可楼友铭夫妇俩却说,得来不易。

    楼友铭,杭州思鑫坊里最早的一批“原住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70岁的楼友铭在思鑫坊里度过了大半人生,也亲眼看着思鑫坊从辉煌走向没落。只是没想到,人到暮年,却能又一次见证思鑫坊的蜕变——G20撬起了改变的支点:去年11月,百年思鑫坊启动了提升改造工程。思鑫坊里的老居民们,甩掉了难闻的烟味,甩掉了凌乱的电线,还甩掉了大澡盆和痰盂。

    “我记忆里,思鑫坊的老味道慢慢回来了。”楼友铭的眼里闪着光。

    ●自述者:思鑫坊居民楼友铭,70岁

    思鑫坊啊,老杭州眼里那一定半是羡慕半嫌弃的。大概是1913年的时候,一个姓陈的大商人照着上海的石库门建的。那时候可是顶好的房子呀,只租不卖,当时租住在这里的人那都是有名的。

    可是改革开放后,这里味道变了。临近西湖,边上还有服装市场,好多小饭店都悄悄开在这里,我们这儿呀,已经变成了龙翔桥一带市场的厨房,最热闹的时候,有40多家小饭店哪。

    小饭店开的时候,我几乎出不了门,你一走出门,就是漫天的油烟味,过个弄堂出门,要绕着摆在露天的桌椅板凳走。连晒被子都要看小饭店的脸色。早上起大早晒被子,10点半之前一定要收进屋,下午3点半再晒出去。可就这样,被子上还能闻到油烟味。

    这要是去年,西瓜我都不敢放在地上就怕老鼠吃了。不怕你笑话,大白天我都在弄堂里和老鼠四目相对了好几回了。

    这次思鑫坊改造,把那些小饭店都请走了,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现在我最喜欢和老伴去屋外溜达散步,都能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了。

    跟你说啊,我家里买了10多年的空调这个夏天终于能开起来啦。老石库门的房子,每间构造差不多,以前一根线路串一个弄堂。一般电压220v,我们实际用电电压都差不多180v,最低的时候还到过160v。夏天傍晚,邻居们都在家,大家伙根本没办法一起开空调,电风扇只能慢悠悠地转,一把扇子要摇个不停,想吹空调,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试试看。

    现在进门,头上再也看不见乱糟糟的线路啦,每户人家都清清爽爽,还装上了安全电闸,又漂亮又安全。

    这里的不少老房子原来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这次改造不少老邻居都添了卫生间。你说,这能不开心吗?

    等到9月份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再来看看,那时候思鑫坊老住户家里都要统一装修,整个思鑫坊就真的焕然一新了。

兰家湾旧貌换新颜。 尹炳炎 摄

    兰家湾居民戚瑞金:

    羡慕吧,我的家就在公园里

    兰家湾,北靠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南接青芝坞,与青芝坞一起,同属杭州西湖区的玉泉村,走上3分钟就能到植物园,这地段你是不是会觉得,简直就是住在风景里——

    可是,你能想象吗?在此之前,兰家湾人总是自嘲这是住在“贫民窟”:逼冗的巷道、横流的污水、横七竖八的电线……

    不过,现在的兰家湾人真的会这样自豪地告诉你:对,我的家就在公园里。一幢幢庭院式的新房子,宽敞的道路,好多房子还没建好就有人来谈出租,价格也是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从“贫民窟”到公园,兰家湾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自述者:兰家湾居民戚瑞金 84岁

    1958年,我搬到了现在住的兰家湾。那会的兰家湾四面都是田,只有六七户人家,后来灵隐、玉泉、金沙港几个村合并成了灵隐大队,再后来又和青芝坞一起变成了玉泉村,村里的人越来越多,整整63户。

    改造之前呀,我们村真是差——好多人家的房子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还是泥墙、顶上是石棉瓦或者铁皮瓦,遇到台风天,房子漏雨还算好了,社区的工作人员都要来加班,就怕我们这里出点事,平常风一大,就听到头上的瓦“叮砰叮砰”的乱响,根本睡不着。

    因为是老底子的农村房,只要家里住不下,打个报告就能再搭几间房子出来,原本房子之间还有距离,后来越搭越近,好多历史遗留问题啊。

    一家人烧饭,隔上四五家都能闻到油烟味。天上的各种线像蜘蛛网,地上的路不要说开汽车了,三轮车都走不了,最窄的地方胖点的汉子要侧着身子过。不熟悉的人来了村里,绕上半天都绕不出去。

    现在好了,你这变化太大了——街道、区里一拨拨来了好多人,还带来了各种专家,兰家湾破旧的房子全都重建啦!

    现在你来看看我家,真的是漂亮呀。三层楼,还有南面的小露台可以养养花,老伴再也不会抱怨没地方晒衣服了。

    不止咱们家,周边的邻居家也是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小别墅呢。路宽了,两辆汽车并排开都觉得宽敞。等绿化都长大了,大家伙都说肯定就像住在公园里。

    房子才刚建好,已经有好多人来村里打探了,都说想来租房子开民宿,价格高的都开到每年30~40万了。他们都说,咱们兰家湾会是下一个青芝坞啊。

    原来,受房子罪,现在呀,真是享福咯。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金洁珺 黄莺 通讯员 周枫 王维诗  编辑:叶海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