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最热的三伏天昨天开始 本周三起几乎都是高温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7-18 07:06   

昨天下午,西湖断桥上的游客都撑起了遮阳伞。 记者 陈中秋 摄

昨天一早,不用拉开窗帘去看明晃晃的阳光,只要听听聒噪的知了叫就知道,一定是个暴晒的大热天。而且,从昨天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年里最热最热的三伏天,热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么热的日子该怎么过,只能自己找乐子。比如我,昨天起床前看了一个有关天热的冷笑话——

有个人抓到一只鱿鱼,鱿鱼求他不要把它烤来吃。那个人同意了。可是鱿鱼最后还是被烤了,为什么?

因为那天是三伏天,鱿鱼被太阳“烤熟”了。

哈哈哈,笑话是冷了点,但笑过之后有没有觉得凉快一些,或是心情舒畅了一些呢?

接下来言规正传来说说这周天气。

今天可能是本周最“凉快”的一天

周三起几乎都是高温天

上周六,冷空气来杭州稍微转了转,所以白天最高气温只有26.3℃,还时不时下点雨,久违的清凉感觉。现在看起来,这大概是给大家在三伏天到来之前,稍微缓一缓。因为大自然一旦启动了真正热的模式,恐怕就停不下来了。

昨天,阳光一出来,冷空气马上不知道跑去哪儿了,天气也就立刻“翻脸”热给你看。昨天下午3点,杭城气温已经升到了32.6℃。虽然以夏天来说并不是很高,但你已经能感觉,这一次热,是要再一次奔着35℃高温去的。

的确,这一周又会出现不少高温天,相比较来说,今天还算是比较“凉快”的。

杭州市气象台预测,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市区气温25-31℃。有点雨,气温也只是30℃出头一些,可能是本周感觉最舒服的一天。

明天,也就是本周二开始,阳光加码,气温也迅速上升。周二,多云,最高气温33℃;周三,晴到多云,最高气温会升到35℃。到了后半周,几乎都是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雷阵雨的天气,最高气温不是35℃就是36℃。

春秋时期已有“三伏”的说法

“伏”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说到三伏天的热,不少人都会引用夏侯湛的《大暑赋》。

夏侯湛是曹操身边“八虎骑”之一夏侯渊的后人。《大暑赋》里说:三伏相仍,徂暑彤彤,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扶桑赩其增焚,天气晔其南升。尔乃土坟地坼,谷枯川竭。寒泉潜沸,冰井腾沫,洪液蒸于单簟兮,珠汗沾乎葛。温风翕其至兮,若洒汤于玉质,沃新水以达夕,振轻箑以终日。

大概的意思是,到了三伏天,天上见不到云朵,地上无风,土地崩裂,山谷中流水枯竭;汗水浸湿衣裳,人在席子上就像汗蒸,即使偶尔有风吹来,也像热水洒在身上一样。每天只能不断用水冲身,摇扇度日。

尽管现代人有了空调、电扇等等更先进的纳凉手段,但三伏天的热,真是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

据说“伏天”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国。《史记·秦纪六》里已经有“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的说法。

昨天,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古观象台_北极山天使”在新浪微博上也解释了“伏”的来历。他认为,“春夏秋冬”可以分别用“木火金水”来代表,而木生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说,别的季节变换都是“生”,只有夏到秋是“克”,最难交接。金出不来,就要潜伏待机,所以称“伏”。

三伏可以适当晚睡

但并不是要你熬夜哦

夏季白天比黑夜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所以到了夏天,地面聚集的热量一天天增加,温度也持续增高。到了三伏天,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最高,所以这段时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中国气象局建议,三伏期间,大家要尽量穿棉质衣裤,多喝绿茶、绿豆汤,洗温水澡。另外可以调整作息时间,适当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黄帝内经》里也说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听到适合晚睡,喜欢熬夜的朋友是不是觉得找到了好借口?实际上,这里说的“夜卧早起”,并不是说要熬夜,而是顺应夏季的昼夜变化特点调整作息,把活动的时间多放一点到一天中相对凉爽的早上和晚上,这样就不至于因为天气太热,整天窝着一动不动。

按照养生的说法,即使三伏天晚点睡,最晚到晚上11点也差不多了。因为夏天人体消耗比较大,如果经常熬夜,人体负担可能会更重。

另外,如果有条件,中午最好也睡一会儿,让身体保持一个好状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顾怡 制图 高薇  编辑:余彦君
返回
这一周又会出现不少高温天,相比较来说,今天还算是比较“凉快”的。明天,也就是本周二开始,阳光加码,气温也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