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主要河道都是天然泳池 桐庐83条主要河道全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6-28 07:33   

    “这里的水真清!”时下,在青山之间蜿蜒流过的桐庐芦茨溪,常常传来游客嬉水游泳的欢笑声。作为全省首批全流域可游泳的河段之一,清澈的芦茨溪已经成了当地一张金名片。

    得益于“五水共治”扎实推进,如今桐庐县境内的主要河道,条条都是“可游泳的河”。不久前,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桐庐83条主要河道,已全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当地的母亲河富春江桐庐段,更是连续9年出境水质优于入境,达到Ⅱ类水质。

    目前,桐庐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实现83条主要河道能游泳之后,还要使Ⅱ类水质以上的河溪多起来,逐步使河水从“能游泳”向“能饮用”跃升。

    Ⅱ类水质是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适用标准之一。从能“游”到能“饮”,桐庐高标准治水的底气从何而来?“Ⅴ类、Ⅳ类水变成Ⅲ类水,一眼就能看得出来;Ⅲ类水提升到Ⅱ类水,必须靠数据说话。”桐庐县环保局副局长方文剑说。

    为此,桐庐治水新添了一个“大脑”——集环境监测、执法、管理、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环保管理系统。这套智慧环保管理系统汇集了全县83条主要河道的污染源动态变化数据,通过跟踪比对分析,能清楚了解全县水环境的变化趋势。据统计,目前桐庐Ⅰ类水质河流有15条,Ⅱ类水质河流有46条。环保部门发现,其余的22条Ⅲ类水质的河道,要提升到Ⅱ类水质,关键是控制总磷这一特征污染物。

    “桐庐重污染工业企业较少,且已严格进行治理和监控。总磷指标高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含磷废水排放。”方文剑说,要降低总磷指标提高水质,主战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据了解,早在2014年底,桐庐就建成1648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但由于污水处理工程点多面广,管理队伍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更精细的运维。

    依托这套智慧环保管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理效率得以极大提高。如今,设施运维人员只要点开手机上的智慧环保APP,全县141个行政村的主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全部能在线视频呈现。监管人员全天候掌握辖区农村环境设施长效运行情况,同时根据反馈的水流量情况,判断设施是否运维到位。一旦有设施进出水量异常,系统就能发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发出预警信息,环保部门可直接派单给设施所在乡镇,要求限期整改,达到环保监控督察效果。

    按照桐庐的治水目标,到今年底,辖区内83条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水质由“能游泳”向“能饮用”跃升。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钱凌云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