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我们的城市都在变。
曾经去萧山要花上一整天,现在20分钟过江9座大桥随你选;原来的农田鱼塘,现在变身热闹小区;偏远地段,成为全新的CBD……未来5年,杭州又会变成什么样?
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这也是对2007年的再一次修编。
这几天,总规正在城市建设陈列馆(红楼)进行展览,很多专业术语和宏观描述,难倒了不少市民。所以,即日起,快报推出“城市早知道·十三五新变化”栏目,请规划专家为大家分别解读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国际化、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综合交通、人居环境、市政设施保障、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8大主题。
第一期,说的是城市目标,先让大家对我们杭州有个大概的了解。
图片由杭州市规划局提供
这次总规修改,对杭州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一基地四中心”,以此共建共享国际化世界名城。为什么是这个提法?
杭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汤海孺,先问了大家几个问题:有没有发现,家门口卖葱的小摊,都开通手机支付功能了?有没有觉得,现在出门连钱包都不用带了,一个智能手机就能走天下?有没有偷懒了不用做饭,各种外卖饮料都能送到家?
这就是杭州的机遇和条件,杭州依托创新活力网络,提升了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国家给杭州的使命,就是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这也是杭州的发展目标。
汤海孺说,所有的目标制定并不是拍脑袋的,而是因为杭州有着很好的基础。
比如“一基地四中心”中的高技术产业基地。
杭州全国性电子商务专业网站数量占了全国1/3,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落地更是让杭州走向大数据时代。这些基础不仅打通不同部门之间壁垒,打开了网络丝绸之路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平台上沉淀了各种信用数据,对杭州拓展国际经济也很有意义,这也是杭州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底气。
还有文创方面,目前杭州文化创意产生的GDP占比已超过上海,接下来,还将重点推出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串起浙大紫金港—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浙江农林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